下载此文档

田咏利论文.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G:\009 G:\009 初中语文教材分析中的作文教学刘集初中田咏利 2014 年 12月8日初中语文教材分析中的作文教学随着初中语文新课标的实施,语文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已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对“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重视,而作为“四能”之首的作文能力,尤其受到了全体师生的重视。然而问题却接踵而来,绝大部分师生认为, 新教材中所要求掌握的能力及知识系统庞杂、方方面面,评讲课文必将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更是一个长期、系统而又艰巨的工程。因此,绝大部分教师一直苦恼于教材分析与作文教学之间互为消长的时间配置,苦恼于没有充裕的时间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鉴于教材分析与作文教学二者缺一不可,课堂时间又极其有限的现状,我认为,应该把教材分析和作文教学有效的结合起来,使之起到一箭双雕、一石二鸟的效果,既能掌握课本知识,又能提高作文能力,不但克服教材分析和作文教学之间此消彼长的矛盾,并且将二者融为一体,互相促进。在此,我主要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为例,简略分析一下二者互相渗透的教学尝试。一、认真体会教材例文主题深刻,中心突出的特点。众所周知,主题和中心就是文章的灵魂,它是整篇文章所有语言和材料的统帅,它要求文章的每字每句都不得脱离中心。犹如一颗参天的大树,不管树干多么高大,枝叶多么茂盛,它的每一根枝条、每一片树叶却总是连着它的根、它的本,而主题和中心恰恰就是文章的根本。因此,我们评讲课文时,对文章的主题中心不能一语带过,更不能视而不谈,不但要分析,而且要极力强调学生仔细体会作品主题深刻,中心突出的特点。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为例,它同《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等《朝花夕拾》里的作品一样,是鲁迅先生中年所写的回忆性散文,是清晨的露珠、是色香的鲜花,是用来慰藉作者心情的调节剂。其主题是通过记叙儿童时期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欢乐时光,以此抒发作者对往事的深深怀念之情。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知道:它所叙述的美女蛇的传说、冬天捕鸟、折腊梅、寻蝉蜕、捉苍蝇、描绣像等等情节,都是围绕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中心来展开, 都是作者童年的回忆;同时这些往事又都流露出作者内心的向往和怀念之情,就连在孩提被认为枯燥无味的学忆。我们可以让学生从“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 后来却好起来了”、“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矩,但也不常用, 普通总不过瞪几眼”等语句中感受到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生活的喜爱、眷念和由衷赞叹;也可以让学生从“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这些语言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往事飘零的惋惜、伤感及无可奈何。再如朱自清的《春》通过描绘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来讴歌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表现春天的希望、美丽和健壮。叙述的角度全面而不松散,描写的景物庞杂而不紊乱,一切都紧扣文章主题,显得紧凑而又丰满。二、整体把握教材例文完整的结构,清晰的条理。结构完整,条理清晰是所有优秀作文的必备条件,只有具备了这一点,文章才会让人赏心悦目,才能确保文章内容有绳可依、有章可循,才不致于缺乏逻辑、东拉西扯、偏离主题。所以,在评析课本例文之时,务必让学生避免“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尴尬,将课文的结

田咏利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48 KB
  • 时间2017-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