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镇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布局研究
郭莉莉 巩晓锋
Reference:本文以海岛镇的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布局为研究目标,从海岛的特点和资源开发利用角度出发,提出了水资源、电力、供热、环保和排水工程等基础设施的规划措施和相关源利用形式,提高整体用水标准。再生水主要应用于绿化、广场道路浇洒以及建筑施工、洗车等对水质要求不高的用水,并作为消防补充水。确保岛上的生活用水,基本满足工业用水,兼顾农业用水。当遇到特殊干旱年时,实行控制用水,优先保证生活用水。
(2)其它优化措施
1) 雨水利用:主要方式一是雨水下渗,既能降低雨水排除系统建设规模,涵养地下水,防止海水倒灌;又可净化雨水,防止饮用水源污染。二是通过屋顶雨水收集系统,将积蓄雨水利用作为景观用水、绿地浇洒等的补充用水。
2) 再生水回用:再生水利用与远距离引水相比在经济上具有一定优势。岛上应建立完善的雨污分流系统,结合污水处理厂一并建设再生水厂,再生水主要可以回用于农业用水、市政绿化用水、生活杂用水、城市河道景观用水等。
3) 节水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提高生活用水的循环利用率,实现全岛的节约用水和计划用水,建立资源节约型消费体系,建设节水型城市。
4) 水源涵养及保护: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设置排污口。同时严格限制地下水开采量,防止海水入侵与倒灌。
3、电力资源规划
(1)现状情况
广鹿岛现状电源为大长山岛66千伏变电所引出的10千伏海缆供给,因线路过长及负荷较大,导致压降很大,到广鹿岛未端电压只能达7千伏,低压用户电
压只能达到150伏。在旅游等相关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现状海岛供电能力无法满足规划期内的用电需求。
(2)规划措施
1) 满足电力市场发展的需求,并与长海县总体经济发展相适应。以提高输变电系统输送电能力和可靠性为目标,进一步完善输配电网络结构,大幅度增加变电容量,建立合理的各级供电网络,降低电网损失,规划将电压等级升为66/35/10/()千伏,满足供电安全的N-1准则,保障各级变电所双电源供电。
2) 完成与大陆电力联网,形成岛内联网、村村通电的格局,彻底改变孤立电网的被动局面。目前已建成大陆侧杏树变至广鹿变的66千伏杏广线为架空线路和海底光缆混合送电线路,规划将广鹿变至长海变的10千伏海缆升级为66千伏海缆;建设广鹿至小长山的35千伏线路,届时形成大、小长山与广鹿岛之间的供电环网,保障海岛供电的可靠性。通过海底电缆与市、县电网联网,海岛用电条件将得到较大改善,实现与全市电网“同网同价”,老百姓也将得到最大实惠。
4、供热及环保设施规划
(1)供热设施
广鹿岛四面环海,供热用燃煤全部采用外运进岛,高运费、高价格及在运输过程中的高损耗等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规划采用多种热源,改善供暖能源供给结构。保留现状锅炉房并根据热负荷需求进行扩建,规划在海边商业区集中的地块新建海水源热泵站3座,不仅可以满足冬季取暖,还可在夏季提供制
冷。最终形成以锅炉房集中供热为主,水源热泵及电加热采暖(空调)为辅的多种热源结构,提升海岛供热系统综合经济效益。
(2)环保设施
全面推进广鹿岛生态环境规划建设,努力营造美丽、洁净、自然、和谐的海岛生态环境,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整治,提高海岛环境质量。加快城
海岛镇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布局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