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人物分析
三国演义人物分析
一 诸葛亮:
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有着胸怀坦荡的大智慧。
忠贞不渝、为国为民的道德力量的代表。
3、高尚人格、超凡意志力量的表率。
二 夺取汉中 建立西蜀 夷陵之战 白帝托孤。
桃园豪杰三结义(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东汉末年,张角发动黄巾起义,官军闻风丧胆。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当时,刘备、关羽、张飞都去看那招兵榜文。三人萍水相逢,但都有为国出力之心,所以一见如故,被张飞拉到自家庄后的桃园饮酒。最后三人对天盟誓,结拜为弟兄。
三顾茅庐(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
由于徐庶的推荐,刘备、关羽、张飞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第一次小僮说诸葛刚外出远游。第二次刘备只见到诸葛均,就留下一封信表达敬慕之情,然后冒雪回去。第三次恰好诸葛亮在午睡,刘备一直等到他睡醒更衣后才得以相见。诸葛亮被刘备求贤若渴的诚心感动,最终答应出山共图大业。
(二)一代奸雄——曹操
形象:面色惨白,目光锐利。
性格:奸诈狡猾 自私残暴纵横恣肆 权谋机变从容不迫 志向远大飞扬跋扈 目光敏锐
情节:煮酒论英雄 华容道 官渡之战 许田打围 挟天子以令诸侯 梦中杀人 杀杨修 杀华佗 杀吕伯奢家
1、曹操献刀(第四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
董卓欺主弄权,曹操借王允七星宝刀进府行刺,见董卓躺下,急抽刀欲刺。董卓在穿衣镜内看见了曹操的动作,转身相问。曹操急中生智说:“我得一口宝刀,欲献恩相公。”董卓接刀一看,果然是一口宝刀。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谢道:“愿借马一试。”然后快马加鞭,逃之夭夭。
2、“梦中”杀人
曹操身居高位,怕被人暗害,便对手下说自己梦中好杀人,睡觉时,旁人不要靠近。一次睡觉时被子滑落,近侍替他盖上,他跃起杀了近侍,又躺下睡觉。醒后故意惊呼:“何人杀我近侍?”左右以实告,才假装悲伤,命厚葬之。
3、割须弃袍
曹操被马超击败溃逃,听见有人叫:“穿红袍的是曹操!”便脱下红袍。又听见大叫:“长胡子的是曹操!
”便惊慌割了胡子。又听见:“短胡子的是曹操!”立即扯起衣角包着下巴逃跑。马超追上,曹操吓得绕树而走,马超一枪刺在树上,曹操乘机逃走。马超追去,被曹洪拦住。曹操逃脱。
“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
性格:有才智、谋略的统帅。善于招揽和任用人才,能做到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有忍辱负重、能屈能伸的坚韧品格
孙权遗书退阿瞒 (第六十一回 赵云截江夺阿斗 孙权遗书退老瞒) 曹操起兵进攻东吴,双方对峙于长江两岸,僵持不下。时近开春,江水上涨,曹营不少已经进水,兵卒叫苦连天。曹操已经有些退兵的想法,但一时骑虎难下。孙权给曹操送来了一封信,先是指责了一番曹操,然后暗示曹操要趁回避江水上涨撤兵,果然曹操即刻退兵。
(四)“义绝”----关公(五虎上将之首)
形象:单鳯眼,卧蚕眉,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
性格:忠义勇武 忠贞不二光明磊落 恩怨分明
情节:过五关斩六将 斩颜良 千里寻主 水淹七军 单刀赴会 温酒斩华雄 败走麦城
华容道义释曹操(第五十回 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
关羽奉诸葛亮之命设伏于华容道,撞着溃逃的曹军,曹军束手待擒。然关羽乃义重如山之人,念及曹操昔日于己有厚恩,心中不忍;又见曹军狼狈不堪,愈发不忍:加以与曹将张辽有故旧之情,遂抗命放去曹军,曹操得以脱身。后得刘备求情,关羽免受军法惩处。
张飞-----"猛",五虎上将之二,被吕布称为莽张飞
形象:身高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奔马。
性格:耿直粗鲁,疾恶如仇,口直心快。
赵云----英勇果敢、忠诚多谋,五虎上将之三
形象: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
性格:忠心耿耿英勇无敌浑身是胆 治军有方
情节:大战长坂坡 截江夺阿斗 汉水以寡敌众 力斩五将
1、赵云单骑救主 (第41回)--赵云大战长坂坡
曹操大军来袭,刘备携百姓渡江,被杀得首尾不能相顾,妻离子散。赵子龙受刘备之命保护主公的妻儿,但混乱中走失。赵子龙杀入曹军阵营救出甘夫人,再杀入曹营怀揣幼主大战长坂坡,赵子龙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人。赵子龙一战成名。
(七)“智绝”---- 诸葛亮
形象:面如冠玉,眉清目朗,纶巾羽扇,鹤氅皂绦。
性格:号卧龙。有经天纬地之才,鬼神不测之机。是“千古良相”的典范。谥为“忠武
三国演义人物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