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桃里——HuTaoLi
总有些地方,是可以遇见美好的。胡桃里音乐餐吧,就是这样的地方。就像她的名字一般,透着种种暗雅的情怀,或怀旧,或慵懒,或无念无想,静静坐下来听怀旧乐曲。就像她店里纹路清晰的桃木餐桌,看得出年轮,
形象在幼儿思维中始终占优势地位。
18
二、学前儿童思维方式的变化
:幼儿主要的思维方式
是指依靠事物的形象和表象来进行的思维。
是幼儿期典型的思维方式(眼见为实?)。
由“手的思维”转为“脑的思维”。
19
(1)思维动作的内隐性
(2)具体形象性
①表面性
②绝对性
特点:
20
自我中心指主体在认识事物时,从自己的身体、动作或观念出发,以自我为认识的起点或原因的倾向,而不太能从客观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律以及他人的角度认识事物。
①不可逆性:如,妹妹和姐姐
② 拟人性(泛灵论):如,猫狗会说话,神仙会打架
③ 绝对性:如,穿白大褂
(3)自我中心性
21
皮亚杰的三座山测验
22
23
皮亚杰的“守恒实验”
液体质量守恒
数守恒
长度守恒
面积守恒
体积守恒
重量守恒
24
25
(做得比说得好)
在2~3岁儿童身上表现最为突出,在3~4岁儿童身上也常有表现。
是最低水平的思维,是指依靠对事物的感知,依靠人的动作来进行的思维。
26
(利用符号思考)
学前儿童晚期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抽象逻辑思维是指用抽象的概念(词),根据事物本身的逻辑关系来进行的思维。抽象逻辑思维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方式。
27
幼儿抽象逻辑思维的表现:
“去自我中心化”
“守恒”:是个体对概念本质的认识能力或概念的稳定性。
儿童达到守恒的方式:
可逆、补偿和同一
28
三、学前儿童思维的动态结构
三种思维方式同时并存
占优势地位的是具体形象思维,
当遇到简单而熟悉的问题时,能够运用抽象水平的逻辑思维
当遇到复杂困难时,又不得不求助于直觉行动思维。
29
30
第三节 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特点
一、儿童掌握概念的方式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反映。
概念是用词来标示的,词是概念的物质外衣(名称)。
31
儿童掌握概念的方式
通过实例获得概念
通过语言理解获得概念
如,口令、埋伏
32
二、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特点
问:红花多还是花多?
2~7岁
红花多
33
①幼小儿童掌握概念是通过接触、认识不同的实例,同时学习标示它的词
②幼儿晚期开始掌握一些抽象的概念
如,生命
34
,外延也不恰当
儿童学到的是常见的、具有代表意义的“典型实例” 。
日常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难免不准确。
如,黑小白兔
35
童言
桌子的腿
六岁的女儿认真且严肃地问道:“妈妈,桌子到底有没有腿?“
妈妈:“当然有腿了,否则它如何立起来呢?”
女儿:“那它为什么不走呢?”
消毒
一天,中一班的孩子们画了许许多多的五颜六色蘑菇,准备送给可爱的小白兔,老师:“孩子们,漂亮的蘑菇好看,但是有毒,小兔子吃了会死的。”
欣欣小声地说:“老师,我们把有毒的蘑菇拿去消毒后再给兔子吃,它就不会死了吧。”
36
反义词
母亲到幼儿园接明明,明明看见豆豆的爸爸牵着豆豆就问:“妈妈,豆豆的爸爸怎么生了个反义词?”“什么叫生了个反义词?” “她爸爸那么胖,豆豆那么瘦,老师说‘胖’‘瘦’是反义词。”
感情破裂
常听大人说 “ 感情破裂 ” 一词,宝宝似乎对这个词略有所悟。某天,宝宝低着头回家,闷声不响。妈妈问他怎么了,他脱口便说: “ 我和小丽感情破裂了,她有口香糖,居然不给我吃! ”
泡妞
老公给3岁的女儿洗澡,刚把女儿放进水盆,女儿就大叫:“妈妈快看,爸爸泡妞啦。”
37
第四节 学前儿童判断和推理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判断能力的发展
判断是概念和概念之间的联系,是事物之间或事物与它们的特征之间的联系的反映。
38
,间接判断开始出现
直接判断是一种感知形式的判断。
如,天下雨了!
间接判断则需要一定的推理,因为它反映的是事物之间的因果、时空、条件等联系,是一种抽象形式的判断。
如,地上是湿的,昨晚一定下雨了!
如,男人的大肚皮
39
从以对待生活的态度为依据,开始向以客观逻辑为依据发展。
如,蝴蝶是昆虫,人是动物
40
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判断要有依据
如,蚂蚁
音乐餐吧设计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