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中的美学、心理学初探
王银华 王丽云 宫静涛 护士在社会上所处的职业地位,给予患者应是美的感受。这种美的感受主要表现在道德、形象、语言、行为表情、姿态等方面,这些又是同护士高超的业务技术、亲切热情、举止大方的良好服务态度相临床护理中的美学、心理学初探
王银华 王丽云 宫静涛 护士在社会上所处的职业地位,给予患者应是美的感受。这种美的感受主要表现在道德、形象、语言、行为表情、姿态等方面,这些又是同护士高超的业务技术、亲切热情、举止大方的良好服务态度相联系,同文化修养、科学素养相联系。俗话讲“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一般说护士同患者的接触多于医生,其言行表现如何会直接影响病人的情绪。为促进病情的好转、健康恢复,需要在工作中提倡“美的语言、美的行为”,需要懂一点儿“心理学”。笔者从多年的工作实践及心理学的角度,总结如下。
从心理学的观点讲,当人生病时,心理状态常发生变化,他们思想痛苦、复杂,感情脆弱多变,并希望为他人所重视、关心,这是任何社会地位的人的本能需要,一旦得知医护人员对自己十分关心时,自身就会获得一种安全感,护士在他的生活中的重要性、信任程度也将因之增加。这种信赖和安全感是如何实现的呢?是通过我们准确地传递了“美的语言、美的行为”这一信息而实现的。要懂得病人心理,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工作中要掌握以下几点原则。
尊重病人
尊重病人、讲礼貌是护士基本而重要的原则。
我们的服务对象来自社会各阶层,病情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心理状态也不同,但相同的是,希望尽快治好病,希望得到同情心,希望得到双方的尊重而分级护理,不能以地位的高低、人情的厚薄而区别对待。例如,与病人交谈时语言要亲切,态度要诚恳,并据情给予适当的称呼,如“老同志”、“大爷”、“大娘”,而不要叫“当兵的”、“老头”、“老婆”等。不要以盛气凌人的态度向病人发号施令,或者“喂!嗳!”的将病人呼来唤去。尽量不要用命令的式的语气讲话,如“快过来”、“你出去”、“怎么搞的”等。在举止上要稳重文雅,文明大方,不要当着病人的面敲餐具、摔器械,这是不尊重人的表现,对病人掐腰、用手指着病人讲话也是不美的行为。当病人与我们讲话时不要头不抬、眼不睁、边干边回答或对病人翻白眼、不理睬、漠淡处之,这样会使他产生“我让人讨厌了”、“看不起了”而造成意志受压抑。这种不愉快的情绪可造成纳差、不寐等抑制现象,这是不利于临床治疗的。
采取必要的保护性护理制度
在为患者实施治疗或护理时,不仅要说明目的意义、注意事项及可能发生的反应,还要采取必要的保护性护理制度。如在大病房中为卧床病人导尿、冲洗会阴、灌肠、换药时不要随便将患者暴露于外,而要给以适当的遮挡,这样不仅雅观,也是对患者的尊重与保护。另外,对周围其他病人也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刺激。如做到这些,在操作中我们就可能会得到较好的配合。
提倡“以病人为中心”,热心、耐心、细心的工作作风
为病人进行生活护理时要耐心,倾听患者对病情的陈述和对其他问题的反应,细心观察病情的变化而不要对病人抱有任何成见,这对护士来讲有特殊的意义。在工作中即使微小的疏忽也会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甚至出现不可挽回的后果,能否作到这一点取决于我们的医学素养,也是有
临床护理中的美学、心理学初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