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学语文知识点教案.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小学语文知识点教案

  篇一: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
  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修改病句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在小学阶段,修改病句是句子练习的重要内容,是语文试卷上常浮现的
  考题,也是试卷上出错误率较高的类型。  篇二:小学语文阅读复习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语文阅读复习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阅读中词语的理解及中心句和过渡句的把握。
  教学目的:1、让学生掌握词语理解的技巧;
  2、让学生学会在阅读中如何把握的中心句和过渡句。教学核心:理解词语及把握的中心句和过渡句,并可以灵活运用。教学难点:在阅读中可以运用所学的措施独立地解决类似的问题。学时安排:1学时
  教学过程:
  播放:阅读中词语的理解、中心句和过渡句的查找
  一、激趣导入:
  师:同窗们,目前我们先一起来做个语文游戏——填词
  展示:
  种语言
  碰见将来的话叫----- 预言
  应允她人的话叫-----
  很出名的话叫-----
  不满抱怨的话叫-----
  写在书前的话叫-----
  表达决心的话叫-----
  2、这是一道词语解释题,我们平时在阅读的时候只有理解词语的意思,才可以对的地运用词语,才干更好地读懂。因此,一方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复习词语的理解。
  二、教措施、学措施
  一 词语的理解
  展示: 一 词语的理解
  1、师:词语的理解是我们在阅读理解一篇的时候需要解决的最基本的问题。那么,在我们平时学习语文进行阅读的时候,一般所有采用哪些措施来理解阅读中词语的含义呢?
  2、生:同义词换词;联系生活等。
  3、师:教师在这里也总结出部分有关如何理解词语的措施和技巧。
  4、 播放,同步引导学生读
  理解词语的措施有:1、拆分组词法2、同义换词法3、联系生活法
  4、就地取材法5、联系上下文
  5、生: 对着多媒体屏幕齐读“措施”
  展示:
  1 、她脸上的表情很安静,很沉着。
  2 、除夕夜家家灯火彻夜,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3 、过去的日子如青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6、师:我们一起来读这些句子,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理解这些句子中的词语。
  7、生: 对着多媒体屏幕齐读句子
  8、师:目前我们就用刚刚所说的5种理解词语的措施来解释这些词语。
  9、师:说一说你解释了哪个词语的意思,你用了哪种理解词语的措施呢?
  10、教师引导学生解释其她的词语。
  11、师小结:刚刚我们用了哪几种理解词语的措施?再说一说,读一读。
  12、引导学生总结 教师扳着手指头数着 :拆分组词法同义词换词法联系生活法
  13、师:尚有哪种措施没有用到? 就地取材法联系上下文 目前我们就用这两种措施来理解下面的词语。
  14、展示 并引导学生读 :
  诚实说,我读《水浒传》但是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晰,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的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胡说一气。
  15、师:说说哪句话可以解释“张冠李戴”呢? 引导学生指出句子 这种理解措施就是“就地取材法”。
  16、师:张冠李戴用来形容读书不认真,这段话里尚有哪个词阐明读书不认真? 囫囵吞枣
  17、师:我们按字面怎么理解“囫囵吞枣”这个词呢? 指名学生解释词语 这个解释是它对的的意思吗?
  18、师小结:我们在理解一种词语的时候,不仅要根据字面来理解词语的意思,还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只有这样,才干对的地理解这个词语在一句话中的真正含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联系上下文。固然,解释词语的措施不仅仅这几种,而是多种多样的。在我们解词时,一定要灵活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这样,才干对词语的意义做出恰如其分的解释。
  二 中心句和过渡句的查找
  1、师过渡:刚刚我们讲了理解词语的措施,我们常说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一篇好的往往所有离不开中心句和过渡句,目前我们就一起来复习“阅读中中心句和过渡句的查找”。
  展示:1、的中心句是指能概括全文中心意思的句子。
  2、的过渡句指中用一定词句和段落,提示前后意思之间的联系,使它们有机联系起来,自然而然地由上文转入下文,这就是过渡句.
  2、师:我们在阅读中如果能掌握中心句和过渡句在中浮现的特点和规律,就能较快地找出中心句和过渡句。从而比较容易地理解的内容和中心思想。那么,在阅读中如何查找中心句和过渡句呢?
  一般中心句出目前的哪个位置呢?常用的过渡措施有几种? 播放并引导生齐读
  中心句的位置:
  。
  

小学语文知识点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百遍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