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及TCD对比分析.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及TCD对比分析
陈志强 【摘要】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疗效以及治疗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将102例(VBI)患者随机分成丹红注射液组(治疗组)与复方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及TCD对比分析
陈志强 【摘要】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疗效以及治疗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将102例(VBI)患者随机分成丹红注射液组(治疗组)与复方丹参注射液组(对照组),每组51例。治疗2周后复查TCD,比较用药前后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治疗与对照组用药后2周复查TCD,治疗组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的Vm值改善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 丹红注射液具有扩张血管、解除血管痉挛、降低血管阻力、增加椎-基底动脉血流量等作用,临床用于VBI患者的治疗疗效较满意。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丹红注射液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现将本院2007年以来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TCD血流速度变化及近期疗效,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102例VBI 患者,有程度不同的眩晕、耳鸣、上肢麻木、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所有患者诊断均按全国第二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VBI 诊断要点[1],均经TCD证实存在椎-基底动脉血流方面的改变,CT/MRI未见椎-基底动脉供血区梗死或出血,排除颅内占位、内耳眩晕等疾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1例,男28例,女23例,年龄41~79(58±15)岁,对照组51例,男30例,女21例,年龄42~79(58±16),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治疗方法 治疗组以丹红注射液(10 ml/支,由菏泽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0 %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共14 d,%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250 ml加入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1次/d静脉滴注,共14 d。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应用深圳德力凯电子有限公司EMS-9U型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以2 MHz多普勒探头检查双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变化,同时观察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等指标。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1997年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眩晕的疗效评定标准进行判断。临床痊愈:眩晕及其他伴随症状消失。显效: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头微有昏沉,或头晕目眩轻微,但不伴有自身及景物的旋转感,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有效:眩晕或头晕减轻,仅伴有轻微自身及景物的旋转感,虽能坚持工作,但生活和工作受影响。无效:眩晕等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
2 结果

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及TCD对比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好用的文档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