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曲丸一本事卷四—减法方剂树
陈曲丸_本事卷四一减法方剂树 1
原方 10
组成:陈曲1两半,干姜(炮)半两,官桂(不见火)半两,白术半两,
厚朴(去粗皮,姜汁炙)半两,人参(去芦)半两,当归(去芦,薄切,焙干) 半两,甘草(炙)半
四倍丸 15
减:陈曲、官桂、厚朴、当归 15
组成:人参(去芦头)1两,甘草2两(炙),干姜4两(炮),白术
8 两。15
功效:泄泻,吐逆,心腹痛。 15
来源:《杨氏家藏方》卷六 15
理中汤 15
减:陈曲、官桂、厚朴、当归 15
组成:人参3两,干姜3两,甘草(炙)3两,白术3两。 15
功效:脾胃虚寒,脱腹疼痛,喜温喜按,自利不渴;呕吐,腹痛,不欲
饮食,中寒霍乱,阳虚失血,病后喜唾,胸痹虚证,小儿慢惊。 15
来源:《伤寒论》 15
四顺丸 15
减:陈曲、官桂、厚朴、当归 15
组成:人参、干姜、白术各1两,甘草(炙)2两。 15
功效:少阴十余日,下利不止,手足微冷;伤寒身无热,脉沉苦烦,默
默不欲见光,腹痛下痢,或无脉可诊。 15
来源:《医方类聚》卷五十七引《伤寒指掌图》 15
理中丸 16
减:陈曲、官桂、厚朴、当归 16
组成:人参1两,白术1两,干姜1两,甘草(炙)1两。 16
功效:霍乱。 16
来源:《千金翼》卷十八 16
人参汤 16
减:陈曲、干姜、官桂、当归 16
组成:人参1两,厚朴半两,甘草半两,白术18铢(一方加干姜1分
或加生姜3分)。 16
功效:小儿霍乱吐痢,吐利不止,心烦,四肢逆冷。 16
来源:方出《千金》卷五,名见《医心方》卷二十五引《产经》........16
小理丸 16
减:陈曲、官桂、厚朴、当归 16
组成:人参15两(拣得12两),干姜10两(拣得8两),甘草7两6
分(拣得6两),白术8两(拣得6两)。 16
来源:《医方类聚》卷一。二引《御医撮要》 16
理中丸 16
减:陈曲、官桂、厚朴、当归 16
组成:人参1两(去芦头),干姜1两(炮裂,车坐),甘草半两(炙微
赤,理),白术1两。 16
功效:霍乱,或吐或泻,口干大渴,头疼体痛。 17
来源:《圣惠》卷四十七 17
温中丸 17
减:陈曲、干姜、官桂、厚朴、当归 17
组成:人参(切去顶,焙)2两,甘草(车坐,焙)2两,白术2两。17
功效:小儿胃寒泻白,腹痛肠鸣,吐酸水,不思食;及霍乱吐泻。中气
虚热,口舌生疮,不喜饮冷,肢体倦怠,饮食少思。 17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17
人参饮 17
减:陈曲、干姜、官桂、当归、甘草 17
组成:人参1两,厚朴(去粗皮,姜汁炙)1两,白术2两。 17
功效:肝虚筋急,或霍乱转筋,手足麻痹。 17
来源:《圣济总录》卷四十一 17
和中散 17
减:陈曲、官桂、白术、人参、当归 17
组成:干姜1两,厚朴(去皮,炙制)1两,甘草(炙)1两。 17
功效:阴阳不和,清浊相干,霍乱吐利,壮热烦渴,胸膈痞闷,腹胀
满,面色青白,手足厥冷,困顿多睡,全不思食。 17
来源:《普济方》卷三九五 17
白术汤 18
减:陈曲、干姜、官桂、当归、甘草 18
组成:白术1分,人参1分,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分。 18
功效:小儿脾胃气虚,乳不消,腹胀。 18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七五 18
六一汤 18
减:陈曲、干姜、官桂、厚朴、当归 18
组成:白术12两,甘草2两,人参2两。 18
来源:《医方类聚》卷一。二引《御医撮要》 18
理中丸 18
减:陈曲、干姜、官桂、厚朴、当归 18
组成:人参、甘草、白术(炒)各等分。 18
功效:中气虚热,口舌生疮,不喜冷饮,肢体倦怠,饮食少思。 18
来源:《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 18
当归汤 18
减:陈曲、官桂、白术、厚朴、人参 18
组成:当归(切,焙)1两,甘草(炙,车坐)1两,干姜(炮)半两。 18
功效:妊娠心腹(? ?)痛。 18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五五 18
调中丸 19
减:陈曲、干姜、官桂、厚朴、当归 19
组成:白术5分,人参5分,甘草(炒)5分。 19
功效:小儿脾胃虚寒。 19
来源:《保婴撮要》卷九 19
二宜散 19
减:陈曲、官桂、白术、厚朴、人参、当归 19
组成:甘草(慢火油煎)、干姜(炮,洗)各等分。 19
功效:赤白痢。 19
来源:《魏氏家藏方》卷七 19
当归汤 19
减:陈曲、干姜、官桂、白术、厚朴、人参 19
组成:当归(切,焙)2两半,甘草(炙,车坐)1两半。 19
功效:风肿。 19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三六 19
当归散 19
减:陈曲、官桂
陈曲丸 本事卷四 减法方剂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