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电影
特征:
第一, 表达的内容和主题往往注重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经验上;
第二, 选择的视角也多是低层或非主流;
第三, 往往在各类国际电影展中获得奖项;
第四, 国内票房的惨淡。
当下中国艺术电影相当普遍地选择了边缘化容内动,这难免与其人文背景相关 联。中国艺术的文化传统深受民族性格的影响,儒道精神浸染养成了其重视内 敛含韵、讲求天人合一的观念意识,按照李泽厚的观点,这一切均使中华民族 获得和承续着一种清醒冷静而又温情脉脉的中庸心理:不狂暴、不玄想、贵领 悟;轻逻辑、重经验、好历史,以服务于现实生活、保持现有的有机系统的和 谐稳定为目标。中国电影一直讲求意境,津津乐道于言外之意、像外之色,无 论细部描摹还是全局布局都希望给人予超出视听感觉的感受,不少获得好评的 中国传统电影都以达到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效果而自豪。
其次,中国电影所表达的沉静中的苦难咀嚼,哀而不伤。
民族传统艺术受制于现代社会风云起伏、苦难叠加的背景,多舛的命运、 哀伤的心灵成为影像表现的重要内容。振臂高呼的抗击和喋喋不休情愫的叙说 不是中国电影的拿手好戏,以隐忍的哀痛、坚韧的承受、身心俱毁的幻灭为元 素成就苦难表达的典型风格。我们更多看到悲剧表现的压抑和缓慢的撕裂感; 创伤历史的积存对于影像人物而言,不仅不是痛苦,甚至是艺术的“欢乐”。
再则,质朴纯真的表现形态和简约的线性延展。
中国电影在叙事上长期习惯于简约的线性延展,注重故事的时空联系,不 惜细节再现,历史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实为传统深厚古国的一种文化馆式的展 现方式,由此形成清晰、简洁的叙事梗概。由于社会政治因素长期影响甚至左
右电影,文以载道的主题性要求充满在影像中,但是质朴纯真的风格一直是大 半个世纪中国电影的状貌。一方面,它直接表露生活形态的原生貌,中国人生 存挣扎、斗争求生的本真生活轨迹被真切描摹;另一方面,它也逼真地表现出 本土电影风格形态的独特性。
最后,中国电影崇尚中庸为度、节制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
和西方崇尚情感直观表露、外露大胆的情爱渲染相比,中国电影情感表达 具有蕴藉内敛的特点。千年封建压制不仅仅表现在社会政治层面上,还主要表 现在心理压制、文化钳制、道德伦理压迫对中国人性格的影响,因此,以压抑 为人生表现常态,是情感含蓄的中华民族文艺的传统。中国电影民族性表现在 很大程度上渗透于人物情感的表达方式中,即不到万不得已不至于爆发,先是 压抑,再是蓄势,然后可能破土而出,人们习惯于承受那张弛之间的感受,为 其间的感觉而动容。中国传统中的隐忍的人生情感在银幕上占据了主体地位, 它培养和适应着观众要求,又折射出文化的基本成色。
在情感表达上,中国电影还较为擅长“言外之意”的表达。电影是实有影 像,写实方法又为中国电影所常用,但我们发现创作者常常情不自禁地用叙述 之外的手段来表达主观情调,或是暗示叙事之外的情感内容。
2、 “期待视野”的受众满足
受众的期待视野受制于整个社会大环境,社会学家夏学銮教授指出,当前 中国的社会焦虑无所不在:“社会的安排、结构、制度、分层、机会、流动等 因素都可能成为社会焦虑的焦点。《泰冏》票房获得的巨大成功,印证了对于 受众需求观照的重要性,影片中主人公的经历帮助观众消解了现实生活带来的 焦虑,在满足他们的心理期待的同时,还带给他们很多惊喜。《泰冏
艺术电影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