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秋节古诗词张九龄《望 月怀远》原文翻译及赏析.pdf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秋节古诗词:张九龄《望 月怀远》原文翻译及赏析
望 月怀远 / 望 月怀古
唐代: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中秋节古诗词:张九龄《望 月怀远》原文翻译及赏析
望 月怀远 / 望 月怀古
唐代: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译文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
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注释
怀远:怀念远方的亲人。
首二句: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使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
的亲友,此时此刻也该是望着同一轮明月。谢庄《月赋》:“隔千里
兮共明月”。
情人:多情的人,指作者自己;一说指亲人。遥夜:长夜。怨遥夜:
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长。竟夕:终宵,即一整夜。
怜:爱。滋:湿润。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这里的灭烛怜光满,
很显然根据上下文,这应该是个月明的时候,应该在农历十五左右。
此时月光敞亮,就是在现在今天,熄掉油灯仍然感受得到月光的霞美。当一个人静静的在屋子里面享受月光,就有种“怜”的感觉,这仅仅
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而已,读诗读人,应该理解当时诗人的心理才能
读懂诗词。光满自然就是月光照射充盈的样子,“满”描写了一个状
态,应该是月光直射到屋内。
末两句:月华虽好但是不能相赠,不如回入梦乡觅取佳期。陆机《拟
明月何皎皎》:“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盈手:双手捧满之意。
盈:满(指那种满荡荡的充盈的状态)。
创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张九龄在朝中任宰相。遭奸相李林
甫诽谤排挤后,于开元二十四年(736)罢相。《望 月怀远》这首诗
应写于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遭贬荆州长史以后,同《感遇十二首》应
该属于同一时期的作品。
赏析
《望 月怀远》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
而思念远方亲人而写的。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
佳句。它和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鲍照的“明月照积雪”,谢朓
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鸿海上来”等名句一样,看起
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
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这个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
月”。第二句“天涯共此时”,即由景入情,转入“怀远”。前乎此
的有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后乎此的有苏轼《水调
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是写月
的名句,其旨意也大抵相同,但因为各人以不同的表现方法,表现在
不同的体裁中,谢庄是赋,苏轼是词,张九龄是诗,相体裁衣,各极
其妙。这两句把诗题的情景,一起就全部收摄,却又毫不费力,仍是
张九龄作古诗时浑成

中秋节古诗词张九龄《望 月怀远》原文翻译及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alaoban5200
  • 文件大小149 KB
  • 时间202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