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 机械制造工艺学
设 计 课 程 芯轴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
专 业
姓 名
年月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系 专业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课程名称: 机械制造工艺学
设件的材料为 45 ,因此选择 锻件,以使金属纤维不被切断, 4000 件,已 ,故可采用模锻成型,这对于提高 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也是有利的。
工艺过程设计中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1)加工方法选择的原则
所选加工方法应考虑每种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要求相适应。
所选加工方法能确保加工面的几何形状精度,表面相互位置精度要求。
所选加工方法要与零件材料的可加工性相适应。
加工方法要与生产类型相适应。
所选加工方法企业现有设备条件和工人技术水平相适应。
(2) 加工阶段的划分
按照加工性质和作用的不同,工艺过程一般可划分为四个加工阶段:
粗加工阶段 粗加工的目的是切去绝大部分多余的金属,为以后的精加工创造较好的条 件,并为半精加工,精加工提供定位基准,粗加工时能及早发现毛坯的缺陷,予 以报废或修补,以免浪费工时。粗加工可采用功率大,刚性好,精度低的机床, 选用大的切前用量,以提高生产率、粗加工时,切削力大,切削热量多,所需夹 紧力大,使得工件产生的内应力和变形大,所以加工精度低,粗糙度值大。一般 粗加工的公差等级为IT11〜IT12,粗糙度为Ra80〜100刚。
半精加工阶段 半精加工阶段是完成一些次要面的加工并为主要表面的精加工做好准备,保 证合适的加工余量。半精加工的公差等级为IT9〜IT10。表面粗糙度为RalO〜
精加工阶段
精加工阶段切除剩余的少量加工余量 ,主要目的是保证零件的形状位置 几精度,尺寸精度及表面粗糙度, 排在最后,可防止或减少工件精加工表面损伤。
精加工应采用高精度的机床小的切前用量,工序变形小,有利于提高加工精
〜IT7,表面粗糙度为RalO〜。
光整加工阶段 对某些要求特别高的需进行光整加工,主要用于改善表面质量,对尺度精度 改善很少。一般不能纠正各表面相互位置误差,其精度等级一般为IT5〜IT6,表 〜。
此外,加工阶段划分后,还便于合理的安排热处理工序。由于热处理性质的 不同,
有的需安排于粗加工之前,有的需插入粗精加工之间。
工序的合理组合
确定加工方法以后,就按生产类型、零件的结构特点、技术要求和机床设备 等具体生产条件确定工艺过程的工序数。确定工序数的基本原则:
工序分散原则
工序内容简单,有利选择最合理的切削用量。便于采用通用设备。简单的机 床工艺装备。生产准备工作量少,产品更换容易。对工人的技术要求水平不高。 但需要设备和工人数量多,生产面积大,工艺路线长,生产管理复杂。
工序集中原则
工序数目少,工件装,夹次数少,缩短了工艺路线,相应减少了操作工人数 和生产面积,也简化了生产管理,在一次装夹中同时加工数个表面易于保证这些 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精度。使用设备少,大量生产可采用高效率的专用机床,以提 高生产率。但采用复杂的专用设备和工艺装备,使成本增高,调整维修费事,生 产准备工作量大。
一般情况下,单件小批生产中,为简化生产管理,多将工序适当集中。但由 于不采用专用设备,工序集中程序受到限制。结构简单的专用机床和工夹具组织 流水线生产。
零件的工艺分析
该零件是轴类零件,形状不太复杂,尺寸精度要求比较高。零件的主要技术 要求分析如下:
0 35的外圆和①53的凹槽,都有很高的尺寸精度要求,主要是为了和其 装配件很好的装配。
在077的外圆切了一个槽,槽的两面和077的端面有一定的角度要求。
在0 77的端面上打了 5个M8的螺纹孔,要注意他们的相互位置。
第2 章 确定毛坯、画毛坯—零件图
零件的加工要求
、制造方法和尺寸及其公差
“芯轴”零件材料为 45 钢,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可采用在锻锤上合模模 锻毛坯。
根据上述原始资料及加工工艺,分别确定个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 寸及毛坯尺寸如下:
1•外圆表面(e 35、0 40和e 77)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以下简称《工艺手册》)表 -14,
其中锻件重量为4kg,锻件复杂形状系数为S1,锻件材质系数取M1,锻件轮廓 尺寸(直径方向)>180〜315mm,〜,。
2•外圆表面沿轴线长度方向的加工余
机械加工工艺说明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