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主题: 道德复兴论修身和道德教育贵修身十八大以来, 特别是十八届四中全会后, 中央在治国理政上提出:“遵法重德, 依法治国, 以德治国”法治和仁政德治并行执政理念。“国无德不兴, 人无德不立”。这不仅是对两千多年来老子、孔子等先贤圣人依法治国,以德治国, 以德兴业,以德立人等传统政治伦理理念的现实回应, 也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 对整合中国社会的价值观、道德观、信念观,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其意深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 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可以为治国理政, 个人道德修养提供借鉴。亦可挖掘出从严治党, 加强领导干部官德建设的新内涵。而道德的培养则即应从自身做起, 又应立大志, 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构筑自身坚定的道德根基。由红旗出版社最新出版的熊春锦先生的《道德教育贵修身》一书。该书系统介绍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源流和体系,对中国特色道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深刻的解析, 作者更是精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关系, 苏联体制的弊端与教训, 指出了以道德文化完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路径。特别是对党中央的治国理念提出的一些文化命题进行了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学术解读, 对我们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色, 推动道德文化建设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该书具有以下鲜明的亮点: 第一, 首次对民族文化基因的流失作出修身生理学的解析; 第二, 围绕“道德教育贵修身”这一主题,第一次鲜明而系统地论述了“修身明德”教育的本质和特征; 第三, 第一次完整地梳理了中华传统道德文化“内圣外王”教育的基础理论体系; 第四, 第一次从教育角度,对“五德修身”的基础理论集中进行了全面阐述。红旗出版社出版的《道德教育贵修身》
永恒的主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