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生活感悟当我看着文章的题目进行构思时, 我会不断地提醒自己已经大三了。也就是说,我的大学生活, 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三了。说实话, 这三年在我此时想起来, 不过是转眼间的事情。回顾这三年的历程, 体会过酸甜苦辣, 我在成长的同时, 也会不自觉地多出些许感悟。一、关于目标入学不久, 辅导员让我们每人写一份大学生活目标规划, 正是这份规划引发了我对未来的思考。“我的未来应该什么样?我希望过一种怎样的生活?我如何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在那段时间里, 感性的认识和理性的思考不时冲击着我的思绪。最终, 我决定好好学习有关数学的专业知识,我要考研——这也是我不选择复读的理由。决定是做好了, 可坚持下去的动力实在弱的可怜。初进大学, 有太多的新鲜事物吸引着我, 影响着我的心志, 再加上考研多是大三才准备的, 我就在心里深处对自己释怀了, 逐渐放松自己。大一大二的生活过的是多么的没有斗志, 这里就不明说了。现在大三了, 再也没有时间给自己找个借口来缓冲了, 而我疯了两年之后, 也准备好了走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这次,我会一直沿着考研的道路走下去,不会彷徨,困惑,迷路;我已决定向前, 不管多么崎岖, 沿途多么孤独; 也许最后我会失败, 但只要坚持过, 那又怎样?至少对我来说,我已经磨砺了我的心志。我就是这样想的,所以我不会有负担。二、关于学习一位学长曾经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学习永远是一个人生命中最最重要的事情。在大学里,要注意培养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要注意学习效率,而不要片面地延长学习时间,即使在考研期间也是如此。大学学习需要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原来, 很多学生学习无动力是因为没有一座好的图书馆; 现在, 学校的图书馆也修建完成, 显得气派, 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也被充分调动。我也经常泡在学校的图书馆。图书馆的书籍更新很及时, 有很多刚刚出版的新书。因为我是跨专业想考西方经济学, 所以我喜欢在下午没课时带着纸和笔去图书馆阅读一些专业书籍, 有时一坐就是一下午。我觉得专业知识的学习不应该拘泥于指定的教材,每一种教材都有着自己的侧重点。阅读不同版本的专业书籍,可以开阔视野,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当然, 学习的范围也不能仅仅局限于专业之内, 还应该扩展至生活的各个层面, 有时间应该多去图书馆一楼的期刊室看看, 了解一下世界大事和社会百态, 更多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虽然我并没有这么做,还是看我的专业书)。另外, 我还想特别提醒大家要好好学习英语。如今, 我就非常后悔大学期间没有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好英语, 特别是听力和口语。如果英语能够达到优秀, 你可以走得更高,走得更快。三、关于课外活动大学三年, 我感受到了学校发展的突飞猛进。学校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提高自己、发展自己的平台和机遇。大学期间, 在不耽误学习的前提下, 同学们应尽可能地多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它既是学习之余的休闲, 也可以开阔视野, 陶冶情操, 提高交流和动手能力。我这方面不怎么活跃, 没有趁年轻的时候多去参加锻炼自己, 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次经历。不过就算是这几次少的可怜的经历,也让我感觉到很快乐,有友情,有合作,有成功的喜悦。四、关于老师在大学的三年里, 我有幸遇到了一批非常优秀的老师。不过给我最深印象的就是唐老师。他对我的影响非常大, 即使这种影响还没有马上让我发生脱胎换骨的
我大学生活感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