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血凝曾杰课件.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血凝分析------ 曾杰凝血基础理论?一期止血:是指血管和血小板参与形成? 成初级血栓的凝血过程?(血管期,细胞期) ?二期止血:由血浆凝血因子相继酶解激?活,最终生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的凝血过程(血浆期) 凝血基础理论?内源性途径:指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来自? 正常血液中存在的凝血蛋白和 Ca 2+ ?外源性途径: 指参与凝血的因子不完全来自正常血液中,部分由组织中进入血液凝血基础理论?机体的止血和凝血功能主要由血管、血小板、凝血因子、抗凝物质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共同完成。?止血功能主要由血管、血小板参与; ?凝血功能主要由凝血因子参与; ?抗凝血功能主要由抗凝物质和纤溶系统参与。 PT PT 体外模拟体内组织因子引起的凝血的条件,反映凝血启动阶段 FVII 和共同凝血途径凝血因子( V、X、 II和 Fg ) 是否异常 TT/Fib TT/Fib ( ( Fg Fg ) ) 是体内异常是体内异常抗凝和直接抗凝和直接测定测定 Fg Fg浓度浓度功能的敏感功能的敏感指标指标血液凝固试验血液凝固试验以枸橼酸盐抗凝的乏血小板血浆为检测样本以枸橼酸盐抗凝的乏血小板血浆为检测样本 APTT APTT 体外模拟体内组织因子旁路激活凝血的部分条件, 反映凝血因子 XII 、 XI 、 IX 和 VIII 是否异常常用的血栓筛查试验 PT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PT是外源性凝血系统较为敏感、 简单和常用的筛选试验。 PT延长见于先天性因子Ⅱ、Ⅴ、Ⅶ、Ⅹ缺乏症和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或见于 DIC 、原发性纤溶症、维生素 K缺乏症、肝脏疾病、口服抗凝剂等; PT缩短见于先天性因子Ⅴ增多症,口服避孕药,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性疾病等; ?临床意义: APTT 为内源凝血系统较为敏感、简单和常用的筛选试验。? APTT 延长见于内源凝血系统的因子( XII 、 XI、X、 IX、 VIII 、V、 II、I)先天性减少、缺乏,纤溶亢进,维生素K缺乏症,严重肝脏疾病; ? APTT 缩短见于先天性因子Ⅴ增多症,口服避孕药,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性疾病; ?普通肝素治疗的首选监测指标。 APTT TT 临床意义: TT延长表示纤维蛋白原数量或功能下降;抗凝物增加(以 DIC 时纤维蛋白原消耗为多见, 也可见于先天性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原发性纤溶、肝脏病变、肝素增多或类肝素抗凝物质增多及 FDP 增多等。) TT缩短 主要见于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含量增多: 见于感染(病毒、细菌)、恶性肿瘤、糖尿病、结缔组织病、肾病综合征、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骨髓瘤、急性肾炎、尿毒症、外科手术后、休克、放疗、妊娠等非特异性应急反应及老年人含量也会相对增多?含量减少: 见于 DIC 的中、晚期及继发和原发性纤溶亢进、严重肝脏损伤、溶栓治疗后、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等。 FIB临床意义 PT 正常 APTT 正常 TT 正常纤维蛋白原正常血小板计数正常 vWD ,因子 VIII 降低不足以引起 APTT 延长。 ,遗传或获得。 ,或用血制品后。 XIII 缺乏。 。 。 ,如抗凝血酶或 PAI- 1缺乏。模式 1 实验室筛选试验结果分析有临床表现时,可能原因

血凝曾杰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017848967
  • 文件大小349 KB
  • 时间2017-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