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眼对岩石进行分类和鉴定,除了在野外要充分考虑其产状特征外,在室内对手标本的观察上,最关键的是要抓住它的结构、构造、矿物组成等特征。具体步骤可为: (1) 首先观察岩石的构造。因为构造从外貌上反映了它的成因类型: 如具气孔、杏仁、流纹构造形态时,一定属于火成岩的喷出岩类;具有层理构造以及层面构造时, 是沉积岩类; 具板状、千枚状、片状或片麻状构造时,属于变质岩类。三大类岩石的构造中, 都有“块状构造”。比如火成岩中的石英斑岩, 沉积岩中的石英砂岩, 变质, 岩中的石英岩, 表面上似难区分, 此时应结合岩石结构特征的观察进行分析: 石英斑岩具火成岩的斑状结晶结构, 其中的石英斑晶与基质矿物间呈结晶联结; 而石英砂岩具有沉积岩的碎屑结构, 碎屑之间呈胶结联结; 另外, 岩石中的石英颗粒本身也有显著差异---- 石英斑岩中的石英斑晶具有一定的结晶外形, 呈棱柱状或粒状; 石英砂岩中的石英颗粒则呈浑圆状, 玻璃光泽已经消失, 用锤击或小刀刻划岩石中胶结不牢的部位时, 可以看到石英颗粒与胶结物分离后在胶结物上留下的小凹坑。经过重结晶变质作用形成的石英岩, 则往往呈致密状, 肉眼分辨不出石英颗粒, 且石质坚硬、性脆。(2 )对岩石结构的深入观察,可以对岩石进一步的分类。如火成岩中的深成侵入岩类多呈全晶质、显晶质、等粒状结构; 而浅成侵入岩类则常呈斑状结晶结构。沉积岩中的碎屑岩、粘土岩、生物化学岩(如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等) 的区分,主要是根据组成物质颗粒的大小,成份及其联结方式。(3 )岩石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份的分析,对岩石的命名和分类也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与火成岩的命名关系尤为密切。如斑岩和玢岩, 同属火成岩中的浅成岩类, 其主要区别在于矿物成份。斑岩中的斑晶矿物主要是正长石和石英, 玢岩中的斑晶矿物主要是斜长石和黑色矿物。沉积岩中的次生矿物如方解石、白云石、高岭石、石膏、褐铁矿等不可能存在于新鲜的火成岩中。变质矿物如绿泥石、滑石、石棉、石榴子石、红柱石等, 则为变质岩所特有。因此, 根据某些矿物成分
肉眼野外岩石鉴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