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真善美
【摘要】:真善美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一个十分重要和高层次的问题,也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社会科学,要坚持正确导向,唱响主旋律,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并特别强调:“文学艺术要弘扬真善美,创作生产更多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优秀作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显然,“文学艺术要弘扬真善美”,内在地包括了影视艺术也必须弘扬真善美。因此,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真善美尺度来认识、检验、发展影视艺术,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努力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本文除导言和结语外,共分五章,具体阐述影视艺术弘扬真善美及对建设和谐文化的价值。导言部分,简要说明了写作本文应该具备的“问题意识”,主旨在于从真善美、影视艺术、和谐文化的三重维度及其关系来进行具体研究,从理论上探索影视艺术只有大力弘扬真善美,才能努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同时,也扼要介绍了本文的内容构架、基本意旨、学术价值、实践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等。第一章从“视阈”切入,专门就真善美、影视艺术、和谐文化三个核心范畴进行综合性或“全景性”的文本解读。影视艺术理论的深入研究和科学探讨,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指导。因此,必须从认识论高度,首先阐明真善美统一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必须遵循的普遍尺度;再密切结合影视艺术的特殊社会本质,着重论述人们在影视艺术领域里所进行的一切有价值的实践活动,也应无例外地自觉坚持这个根本尺度,发挥其服务人民和推动社会前进的伟大作用,实现时代赋予文学艺术的崇高价值诉求。在此基础上,联系我国影视艺术界现状,探讨了大力弘扬真善美,努力使其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在动力,使影视艺术充分发挥其时代功能。第二章到第四章,采取单列式或“分镜头”式的深入分析。第二章讲“启真”,阐明影视艺术对和谐文化的认知价值。和谐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即生活于一定社会关系中有着主观能动性的人民群众。这就要求影视艺术在创作、录制等制作过程中必须从实际出发,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相一致。这就是影视艺术坚持求真务实、恪守和谐文化的科学认识论基础问题。因此,论文在对“真”进行理论追思与和谐文化“求真”内涵诠释的基础上,联系现实状况论述了真实是影视艺术之魂、求真务实是影视艺术促进和谐文化建设的现实着力点等。第三章讲“扬善”,阐明影视艺术对和谐文化的道德价值。如果说,文艺中的“真”追求的是合规律性,那么,文艺中的“善”则追求的是合目的性。影视艺术中“善”的内容,对社会上伦理道德关系起着调节和范导作用。论文以扬善抑恶是道德的根本社会功能入手,着重论述了道德对建设和谐文化的规范作用、影视艺术与道德的内在关系以及影视艺术对道德发展的促进价值等内容。第四章讲“弘美”,阐明影视艺术对和谐文化的审美价值。美表征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建设和谐文化离不开人们对美的追求及其满足。论文在论述美是建设和谐文化价值目标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影视艺术要弘扬美、抵制丑以及发挥影视艺术现实的审美价值功能等内容。第五章概括论述“进路”,阐明影视艺术坚持真善美统一对和谐文化的构建价值。影视艺术坚持真善美的统一,做好构建和谐文化的工作,必须认真坚持马克
弘扬真善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