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曹操东临 1 碣石 2 ,以观沧海。水何 3 澹澹 4 ,山岛竦峙 5。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 6 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 7, 歌以咏志 8。[ 注释]: 登上, 有游览的意思。 ( jié)石: 山名。碣石山, 在现在河北昌黎。汉献帝建安十二年( 207 )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3. 何:多么。 4. 澹澹( dàndàn) :水波动荡的样子。 5. 竦峙( sǒ ng zhì) :高高耸立。竦,通“耸”,高。峙,挺立。 6. 星汉:银河。 7. 幸甚至哉( zai ): 很荣幸至此。幸, 庆幸。至, 到达。 8. 歌以咏志: 以诗歌表达心志或理想。[ 鉴赏] 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次 1 北固山 2下王湾客路 3 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 4 一帆悬 5。海日 6 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 7 洛阳边。[ 注释] 1. 次: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2.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三面临长江。 3. 客路:旅途。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 4. 风正:顺风。 5. 悬:挂。 6. 海日: 海上的旭日。残夜: 夜色已残, 指天将破晓。夜将尽而未尽的时候。 7. 归雁: 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赏析]《次北固山下》是千古传颂的名篇,其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是备受称赞的名句。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江南景象, 但时近春节, 头顶大雁, 发出了“乡书何处达”的感叹。全诗意境优美, 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时深切的思乡之情。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 1 北贾亭 2 西,水面初平 3 云脚低。几处早莺 4 争暖树 5 ,谁家新燕 6啄 7 春泥。乱花 8渐 9欲 10 迷人眼,浅草 11 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 13 行不足 14 ,绿杨阴里白沙堤 15。[ 注释] 1. 孤山寺:南北朝时期陈文帝(560 ~ 566) 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化。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间,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所以称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 2. 贾亭: 又叫贾公亭。西湖名胜之一, 唐朝贾全所筑。唐贞元( 公元 785 ~ 804 年)中, 贾全出任杭州刺史, 于钱塘潮建亭。人称“贾亭”或“贾公亭”, 该亭至唐代末年。 3. 水面初平: 春天湖水初涨, 水面刚刚平了湖岸。初, 在古汉语里用作副词, 常用来表示时间, 是指刚刚。 4. 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莺, 黄鹂,鸣声婉转动听。 5. 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暖树, 向阳的树。 6. 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 7. 啄:衔取。燕子衔泥筑巢。春行仰观所见, 莺歌燕舞, 生机动人。侧重禽鸟。 8. 乱花: 纷繁的花。 : 副词
七年级上古诗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