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管理复习资料整理:
一、名词解释
1. 战略——战略一词最早是军事方面的概念。战略的特征是发现智谋的纲领。在军事术语 里面,指军事将领指挥军队作战的谋略。在西方,战略(strategy)这一术语是于公元前约508—507年在雅典产生的。在中国,战略一词历史久远,“战”指战争,“略”指谋略。春秋时期孙武的《孙子兵法》被认为是中国最早对战略进行全局筹划的著作。战略同样有其生物起源,达尔文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竞争是渐进的,而战略竞争是激进的。在现代“战略”一词被引申至政治和经济领域,其涵义演变为泛指统领性的、全局性的、左右胜败的谋略、方案和对策。战略具有指导性、全局性、长远性、竞争性、系统性、风险性的特点。
2. 企业战略——企业针对环境和自身特点,为谋求竞争优势和实现长期生存发展目标而对自身经营方向、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的总体性谋划。
3. 经营范围——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领域,即产品和市场的范围。
4. 资源配置——企业拥有的资源和技能在时间、项目和业务等方面进行配置的水平和模式。它需要解决企业在投资型配置与战略型配置之间的平衡。
5. 竞争优势——企业在市场上形成的优于竞争对手的竞争地位,是企业获得更高利润率的基础。
6. 协同作用——企业从资源配置到经营范围的决策中所能寻求到的各种共同努力的结果。它包括投资协同、销售协同、管理协同。作业协同。研发协同和采购协同六种类型。
7. 战略经营单位——公司根据其经营业务战略的相似性或者差异性而划分成的战略经营实体。
8. 企业战略管理——是在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基础上,确定企业使命和战略目标,并为其实现而采取一系列战略决策、实施和控制活动的动态管理过程。
9. 公司级战略——也即总体战略。它是企业战略中的最高层次。主要回答企业应该在那些领域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以便使企业长期盈利最大化问题。涉及经营范围和资源配置等要素。经营领域的不同,反映了各公司对自身优势与劣势以及对世界政治与经济等环境因素所带来的机会和威胁有不同的评判。它具体包括成长型战略、稳定型战略和收缩型战略三种,其中,成长型战略包括一体化战略和多样化战略。
10. 经营业务级战略——也叫经营业务战略或经营单位战略,是企业总体战略的具体化形式,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在行业与市场上所运用的战略,有助于企业形成竞争优势,达成经营业务目标。通常企业会在内部划分若干个战略经营单位,每个单位分别采取不同的经营战略。具体包括竞争战略和合作战略,竞争战略又包括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战略。
11. 职能级战略——主要涉及企业内各职能部门,如营销、财务和生产等,如何更好地为各级战略服务,从而提高组织效率。
12. 全球战略——对于一个跨国公司来说,它的全球战略既要考虑公司级战略,又要考虑经营级战略和职能级战略。同时,也要考虑到独特战略。如与国际化进程相关的出口战略、合资战略和独资战略;与国际经营哲学相关的本国中心主义战略、他国中心主义战略、全球性战略和区域性战略。
13. 战略管理者——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主体,他们是企业内外环境的分析者、企业战略的制定者、战略实施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战略实施过程的监督者和结果的评估者。战略管理者包括企业几乎所有人员,如董事会、高层管理
企业战略管 理名词解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