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赴庆阳名校参观学习感悟
灵台县城关中学 张小强
2012年9月11日,我校抽组60多名老师赴庆阳市三所课改名校——齐楼初达清晰、思想丰富的学生,我突然想到那句名言: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激起孩子们这种强烈的阅读欲望的,就是他们开展的“六年读100百本书”
活动。学校负责人说:“我们认识到,教育下一代,绝不是给孩子一个高分,比分数更重要的是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素养。”
我们了解到,该校是在广泛征求老师、家长意见之后,实施“六年读100本书”读书活动,学校统一选购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古今中外优秀名著100种,按内容分级配发给每个学生;学生每学年还诵读一本《中华经典诗文读本》。在这里,我们能感受到一种高品位的文化享受,我觉得,他们的改变正是从阅读开始的。
感触三:“培养学生的幸福感”
“孩子们只有栖居在文化的百花园,才会慢慢开出娇艳的花朵,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幸福感”这是实验小学李建忠校长送给我们的一句话。下午最后一站,我们领略了实验小学校园文化的魅力,观摩学习了他们的课外活动,聆听了李校长的《人文实小,幸福教育》的专题报告。他说:“培养幸福感,从认识情绪开始,幸福教育,实际上是在培养感受幸福的能力。无论是独处还是在社会群体中,无论在恶劣环境下还是在优越的环境里,孩子都要能感受到幸福。说来说去,是在培养一种美好的感受,既然是感受,就与情绪有着莫大的联系。情绪本身就是一种感受,喜怒哀思悲恐惊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七种原始情绪感受,幸福感,则是靠后天培养。”我又一次被震撼。他们注重的是文化对孩子心灵世界的感染,他们进行着幸福教育。
回来的路上,我思绪万千,与这些名师、名校相比,我们究竟缺少了些什么呢?
环境造就适者,可贵的不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而在于变革,在于不甘心;正是有着这种精神,在这种精神的坚持下,这几所名校才会一步步走到今天,正走向更好的明天。
近年来,面对百花齐放的课堂教学改革,我校师生积极行动,投入到新的教改浪潮之中,洋思、杜郎口等一批教名校,一时间成为我们学习的典范。其慕名前往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把名校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学够吃透,而后带回本校得以实施。然而,我们又学到什么呢?或是因为先进理念的“春风不度”,或是因为课堂改革的信心不足,或是文化氛围的“苍白无力”,总是做不出“日生残夜”“春入旧年”的效果,达不到“千帆竞发”“ 万木逢春”之局面。当前,如何用“他山之石”攻己之“玉”?如何又好又快地推进教学改革成了我们的共同课题。在此,就今后的工作,我将自己一些粗浅的想法与大家交流。
一.课堂改革,注重实效。
我们要积极学习借鉴名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同时也要结合校情,人的培养更异于产品制造,一个模式、一刀切都是不管用的,面对学校间的差异、师生间的差异,只有实事求是才能行之有效
,简而言之就是:既要学形式,更要学精髓。所以,机械模仿套用只能是有形无实,只能是里外两张皮,穿新鞋走老路;以教学改革带动其它各项改革,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力创一流业绩。
二、挖掘底蕴,打造特色。
任何一所学校都有其内在的校园文化,缺少特色文化的学校,也就不可能成为一所合格的学校,更不可能成为名校。校园文化建设,已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