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犯罪的犯罪心理浅析
院系:政法学院法学系
学号:1022408013
姓名:郭云素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我有了极大提高,加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寿命不断延长,我国社会提罪行为,前者着眼于行为主体,后者着眼于行为特征,狭义的老年人犯罪所包含的范围较小,它把老年人实施的并非由于老年化过程而引发的犯罪行为排除在外。
二、老年人犯罪的特点
老年人犯罪与未成年人犯罪的不同之处在于老年人犯罪没有因为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反而呈下降趋势,然而老年人犯罪也有其他特殊的现象、特点和犯罪原因,很值得注意。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老年人犯罪表现出与其他年龄段的犯罪主体的犯罪行为不同的特点:
(一)从犯罪主体来看,老年犯罪人多为孤寡老人,文化层次偏低。老年人晚年因为子女与其分居他处、丧偶以及其他原因导致生活孤独寂寞,单调乏味,易滋生不健康的心理从而引发犯罪,这一情形下的老年人多为文盲或半文盲,文化水平较低。
(二)从老年人犯罪的类型上看,男性犯罪行为多为猥亵、强奸、诱骗、放火、盗窃、侵占、窝赃、伪造、诈骗等,女性犯罪多为扰乱社会治安为主。
(三)从老年人犯罪的犯罪手段上看,暴力型犯罪较少。进入老年期以后,由于不同程度的生理老化和疾病的存在,使老年人存在着运动障碍,这些决定了老年人实施的抢劫、杀人等暴力型犯罪较少你,他们往往采取教唆、诱骗、包庇等具有智能型、隐蔽性和间接性的犯罪手段。
(四)从老年人犯罪的犯罪对象来看,多为弱势群体。人进入老年以后,生理机能的退化导致一些老年人往往把犯罪对象直接指向没有反抗能力或者反抗能力较弱、能为自己胁迫和压制的儿童、妇女、残疾人等弱者。
除了以上几个可以明显归类的特点,还有一些其他特点,比如近年来还有一些退休老干部利用自己多年的人际关系网,为家人或他人谋求非法利益等。
三、老年人犯罪的犯罪心理因素
老年人犯罪除与未成年人犯罪、中青年犯罪和其他的各类犯罪有共同的主客观原因外,还有一定的特殊的犯罪心理因素。
(一)进入老年期以后人不仅生理机能发生退化,心理机能同时也呈下降趋势。在身体机能上进入老年期以后人的许多器官和组织有相当程度的萎缩现象,如听力下降、视力衰退,控制自己的行为的能力减弱,反应变得迟钝;从心理机能上看,此时老年人心理上容易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变得敏感多疑,加上身体机能的衰退,自身抵抗能力的降低,使老年人对事物的认识出现了问题,从而引起了很深的猜疑心理和被害观念,总怀疑他人是否侵犯自己,往往由于猜疑和被害妄想而发生防御性的犯罪行为。有些老年人情绪不稳定并以自我为中心,产生情绪回归现象,即老年人遇到挫折时不容易克制,常常失去理智,变得像儿童一样任性、固执、冲动,缺乏宽容,这些心理倾向是由于他们的身心衰退造成的,他们往往会感到自己身体衰弱精力不济,不能恰当地解决遇到的纠纷很容易与人发生矛盾冲突,出现攻击性的语言和行为,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严重的最后引发犯罪行为。
(二)老年人步入老年期后,由于身心特殊变化常常会出现对社会生活的种种不适应;
对离休、退休生活的不适应。对于大部分老年人来说,离退休之前工作是他们生活的重心,工作收入是整个家庭的经济来源,在工作中可以全面地展现自我,彰显价值,并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从中得到满足感与幸福感。而对于离退休的
老年人犯罪心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