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治疗法
.成药自疗法
1)头孢拉定胶囊,每次1 - 2 粒,每日 4 次。
) xx泻肝丸,每次9xx,每日3次。
3) xx 上清片,每次4 片,每日 3 次。
4)穿心莲内脂片,每次4 片,每日 3 次。
2 .验方自耳药水;第二步,在病耳塞一个用消毒
棉球做成的耳塞,次日取出,耳屎可能粘在上面而被清除掉。若此法无效,须
到医院请医生处理。
中耳炎的介绍
中耳发炎就是中耳炎,是孩子发生耳痛的一种常见病因。
中耳炎常发生于 8 岁以下儿童。它经常是普通感冒或咽喉感染等上呼吸道
感染所引发的疼痛并发症。
[编辑本段 ]
中耳炎的病理
慢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鼓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炎症,常与慢性乳突炎合
并存在。急性中耳炎未能及时治疗,或病情较重,也可能形成慢性中耳炎。
中耳炎的症状
中耳炎以耳内闷胀感或堵塞感、听力减退及耳鸣为最常见症状。常发生于
感冒后,或不知不觉中发生。有时头位变动可觉听力改善。有自听增强。部分
病人有轻度耳痛。儿童常表现为听话迟钝或注意力不集中。
1 、听力减退:
听力下降、自听增强。头位前倾或偏向健侧时,因积液离开蜗传,听力可
暂时改善(变位性听力改善)。积液粘稠
时,听力可不因头位变动而改变。小儿常对声音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
中,学习成绩下降而由家长领来就医。如一耳患病,另耳听力正常,可长期不
被觉察,而于体检时始被发现。
2、耳痛:
急性者可有隐隐耳痛,常为患者的第一症状,可为持续性,亦可为抽痛。
慢性者耳痛不明显。本病常伴有耳内闭塞或闷胀感,按压耳屏后可暂时减轻。
3、耳鸣:
多为低调间歇性,如 “劈啪 ”声,嗡嗡声及流水声等。
当头部运动或打呵欠、擤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
[编辑本段 ]
应采取的措施
当孩子患上中耳炎后,你应该让孩子服用解热镇痛剂溶液,而且让患部靠
在包裹着毛贴的热水袋上。上温水充填热水袋,让头部疼痛的那一侧朝下,以
便让耳朵的渗出液排出来。如果是婴儿耳痛,用一条柔软的毛巾紧靠他的患部
即可。还应该在24 小时内带他前去就诊。
中耳炎的检查
医生会使用耳镜来检查患儿的耳朵。假如耳内有渗出物,那么可收集它
们,以鉴别引发症状的微生物;还可能会让患儿服用一个疗程的抗生素;在孩
子发生中耳炎的 3 个月后,医生会复检孩子的听力,以确认是否恢复正常。假
如孩子的听力仍然有问题,那么其病因可能就是湿耳。
中耳炎的治疗
、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如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
2、药物治疗:
单纯型以局部用药为主:
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氯霉素
液、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等。
3、局部用药注意事项:
① 用药前先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内脓液,可用3%双氧水或硼酸水清洗,后
用棉花签拭净或以吸引器吸尽脓液,方可滴药。 ② 脓量多时用水剂,量少时可 用硼酸酒精。
4、滴耳法:
病人取坐位或卧位,患耳朝上。将耳廓向后上方轻轻牵拉,向外耳道内滴
入药液3〜4滴。然后用手指轻按耳屏数次,促使药液经鼓膜穿孔流入中耳。数 分钟后方可变换体位。
注意滴耳药液应尽可能与体温接近以免引起眩晕。
5 、鼓膜大穿孔影响听力,在干耳后2 个月左右可行鼓膜修补术或鼓室成形
术
小儿中耳炎治疗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