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柔性”教育] 小学思想品德课.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柔性”教育] 小学思想品德课

  [核心词]思想品德教学;柔性教育;刚性教育;安全;智慧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记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08―0042―01
  老式教育模式下的[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柔性”教育] 小学思想品德课

  [核心词]思想品德教学;柔性教育;刚性教育;安全;智慧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记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08―0042―01
  老式教育模式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行的是“刚性教育”,即是非、曲直、善恶完全对立,对比鲜明.非黑即白。这在理论层面上培养了小学生一定的辨别能力.但在实践层面上却显示出学生缺少变通、不适应时代发展的缺陷。当今社会,诸多事情难以用简朴的道德准绳去鉴定,教师不仅要让小学生形成基本的辨别能力,还要合适地加入“柔性教育”,刚柔相济,发挥思想品德课程更大的作用。具体来说,思想品德课教师有责任做到如下两点:一要教会小学生“安全”成长,二要引导小学生“智慧”成长。
  一、“安全”成长是让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首要任务
  复杂多变的社会已使小学生的安全问题不能仅仅归属于校园和家庭、教师和父母这样简朴,还要让小学生树立起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具有灵活机智的头脑.妥善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须向小学生输入的思想就是:在保证自身安全的状况下.在能力范畴内考虑事情的应对措施。
  “刚性教育”指出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但“柔性教育”应指引学生分清助人为乐的对象和场合。例如,教师应教给学生在遇陌生人求助时,多数状况下应保持一定的警戒心,盲目的热心也许会将自己置于危险当中,或被别有用心之人运用。“刚性教育”倡导邪不压正.对生活当中的不合理乃至违法现象要敢于揭发。敢于斗争,但“柔性教育”应引导学生注意斗争的措施和手段。
  在指引小学生“安全”成长的过程中,一方面,教师不能只列举社会上的背面事件,强调社会的险恶性.让学生心生恐惊,这样做的后果是学生会产生为避免麻烦,最佳凡事所有袖手旁观或能躲就躲的冷漠心理.导致学生逐渐丧失社会公德心,失去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教师也不能模棱两可,模糊其辞,让学生分不清方向,产生困惑。某件事情是该做还是不该做,该做时有哪些对的的做法,不该做的因素又是什么,哪种状况下不该做的事能转化成该做的事等,教师所有要明确地告诉学生,指引小学生“安全”成长。
  二、“智慧”成长能让小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
  当下中国教育的整体状况仍然是重智育,轻德育和美育,思想品德课被觉得是小学生课程中最不重要的课程。对于部分现实社会中有也许被小学生接触到的“道德争议”问题,如果教师采用不闻不问,或避而不谈、轻描淡写的态度,轻者使小学

[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柔性”教育] 小学思想品德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之乐
  • 文件大小12 KB
  • 时间2022-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