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表具有一目了然、条理清楚的优点,答题时首先要看清标题、纵标目、横标目以及注释,了解每行每列的数据所代表的含义,然后再有针对性地答题。
一般来讲,关于统计表的问题,有三种类型:一种是直接从图表上查阅答案,这种问题比拟简单; (05中央A)
我们不用做题,就看题干中的数字哪些和答案相关,看能否选出正确答案。看:800,1,1/7,1/7。你觉得最可能跟哪个数字有关:85,90, 100,105。应当想到,最核心的数字有3个:1,7,8。这样,答案根本不可能跟尾数是5的有关。可以说A、D都不是答案。在90和100中,哪个更接近答案呢"1001因为比拟明显的感觉是100×(7+1):800。所以选C。这样,我们就绕过了从题中算出答案的麻烦。
考行测,有一句经典的话:“认认真真抓形式,扎扎实实有过场。〞从这题里你感觉到了吗"如果没有,再看一题。
例:姐弟俩出游,弟弟先走一步,每分钟走40米,走了80米后姐姐去追他。姐姐每分钟走60米,姐姐带的小狗每分钟走150米。小狗追上弟弟后又转去找姐姐,碰上了姐姐又转去追弟弟,这样跑来跑去,直到姐弟相遇考试*大&收集才停下来。问小狗总共跑了多少米"
(03中央A)
这道题有点难,你可能做不起。按一般的参考书的讲法,你可以倒回去验证。这样你会选出正确的答案。但我想用不着。首先看数字,40,60,150,肯定首要要能整除150,这样就只有两个答案备选,即600和1200。但是,最终答案应该是速度的三者速度的最小公倍数,三者之间关系最密切,答案要是三者的最小公倍数。。这样答案就选A。但在这里边,抛开了一个数80,因为它是另类。
懂了吗"现在你来选这道题的答案是哪个"
例5:甲、乙、丙三人沿湖边散步,同时从湖边一固定点出发,甲按顺时针方向行走,乙与丙按逆时针方向行走,甲第一次遇到乙后1又1/4分钟遇到丙,再过3又3/4分钟第二次遇到乙。乙的速度是甲的2/3,湖的周长为600米,则丙的速度为:
(03**)
你能选出正确答案A吗"你能说明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吗"
三、对逻辑判断比拟有用的方法——验证法
验证法是指将选项带人题干的关键处来验证其正确性的方法。逻辑判断的题干往往比拟长,如果全部读完,那是要花很多时间的,所以必须要简化程序,直接将先期带到最后一句话的前后去检验,根本可以确定答案之所在。
四、对言语理解与表达有效的方法——关键词法
关键词法是指对言语的理解要抓住重要的词语,从而将其组织起来表达符合题干的意思。行测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干往往比拟长,如果考生要认真地阅读,有些题可能1分钟都读不完。这时候,考生就要“好读书不求甚解〞、“观其大概〞,用历史文化剩余与历史重构法的方式,将快速阅读过后头脑中残存的信息组织起来,在答案中寻找具有一样形式或内容的选项。
五、最简单的方法——造句法
造句法是指按照相关句式构造造出一个新句子的方法。造句法适用于类比推理和定义判断。因为造句法的根本原理是相似事物之间具有异质同构性。
六、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答题技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