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09 《垃圾的分类》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教学实践, 我感受到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要帮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探求知识, 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形成一种有利于终身学习、发展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学会收集与处理信息, 学会体验科学研究, 学会人际交往养成合作精神,提高思维与表达能力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学生从观察记录到思考分类到研究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一系列行程中, 学生都表现出了很强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我觉得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1. 不要低估学生的探究能力, 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 2. 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 3. 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实现自我反思)。课前我总是为每一个问题竭力搜索各种答案, 担心学生答不出来, 而在课堂上学生总是以他们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各种超乎我们意料的答案, 常常使我又惊又喜。所以我们千万不要低估了聪明的学生, 要多给他们一些说话的机会。我深深地感到: 我们对孩子的能力太低估了, 其实学生的能力就像空气一样,你给他多大的空间,它就有多大。我们作为教师的任务是: 尽可能拓展学生的空间, 为学生提供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敢实践,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而且, 我还发现学生希望研究的很多问题和提出的一些问题都会超出老师的专业领域,在许多研究性学习活动中, 教师和学生处于同一起跑线。有许多东西是我事先没想到的,有的甚至是不知道的,真正让我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含义。我感觉自己正与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一起成长。师生之间的界线逐步趋于淡化,教与学的互换日趋频繁,谁先占有知识和学问, 谁先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谁就首先获得发言权。这就要求教师除了要熟悉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流程, 精通专业知识外, 还要重新学习很多新的知识, 扩大知识领域, 更要深刻地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 改变已经习惯的传统的学科教学行为, 以适应综合实践活动课对教师角色的要求。
《垃圾的分类》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