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浪干旱地域荒山造林问题剖析-古浪天气预报.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浪干旱地区荒山造林问题剖析|古浪天气预报

  摘要:根据古浪县山区地理、气候、土壤和植被状况,合理划分造林区域,在分析和总结荒山造林经验教训的基本上,提出了符合本地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治理对策和建议。   核心词:干旱地区;荒山干旱山区造林总面积的18%。从记录数字看,半干旱山区造林成活率高于干旱山区,也高于半湿润山区亚高山灌丛带。这种类型海拔过高、气温过低,合适高海拔地区造林的树种较少,生物量也很低。唯有半干旱山区对造林的制约因素少。适生树种多。这一地区造林,不仅林木保存率高,生长也比较好。据调查,十八里堡林场当年在香林寺林区采用反坡梯田整地,营造的山杏成活率达88%,平均苗高,冠幅40cm,地径,当年新梢长30cm。
  土壤理化性质对林木成活生长具有重要作用古浪县浅山干旱山区的黄花滩乡半截沟,距离北部腾格里沙漠仅有5km之遥,海拔约1 900m,年平均气温 ℃,≥10 ℃的积温约为3 200 ℃,年降水量200~250mm。如果仅从降水状况分析,造林成功的也许性不大,而实际状况却并非如此。60年代初期林业部门派技术人员进驻半截沟,组织群众采用水平沟整地措施荒山造林13hm2,营造的柠条林在本地群众的保护下,当年成活生长良好,成为古浪县浅山干旱山区造林的成功典型。1983年该地又持续三年造林133hm2,平均成活保存率达到80%以上。在极其干旱的半截沟造林可以成功的因素是什么?笔者觉得除了人为因素之外,其客观因素:一是土层深厚。土壤厚度是宜林地土壤肥力的一种重要标志,土层深厚林木根系延伸的空间大,吸取养分多。二是土壤质地好。半截沟土壤,属中性偏碱性壤土,土壤通气透水,蓄水保墒,水、肥、气、热因子间比较协调。由于这两个基本有利因素,通过整地截流保墒,降雨时地表一般不产生径流,几乎所有降水所有能渗入土壤。加之土壤疏松,毛细管水上升和蒸发比较少,所营造的柠条林根系发达,可以延伸到 5~8m远的地方吸取所需要的水分养分。因此尽管降水少,造林也能获得基本成功,营造的柠条林虽然生物量小,经济效益低,但其生态效益却是有目共睹的。
  合适的光照条件是林木生长的重要因素光照强度、性质、日照时间直接影响林木的生理活动、生长发育和形态构造[1]。古浪县在古隆山、边墙洼等地营造的433 hm2灌木林,不管是半阳坡还是阴坡营造的林木总体成活所有比较好,但生长状况却不同样。经抽样调查,半阳坡柠条平均高160cm,当年新梢长28cm,阴坡柠条高110cm,当年新梢长10cm,从生长状况看半阳坡造林优于阴坡。之因此产生这样的差别,其因素一是半阳坡热量大、光照强、土壤疏松,光照和热量影响水分和养分再分派。二是半阳坡为凹形坡面,汇水集中,土壤较湿润,为林木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选择适生树种是造林成活、生长的重要前提山区自然条件复杂,不仅地带性差别明显,就是在同一地带中,坡度和坡位不同样,林木生长的生态因子也不尽相似[2]。因此在荒山造林中应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对造林种树加以选择,使其生物学特性和造林地段的立地条件相适应。由于种树只有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才干正常生长发育,形成稳定、迅速、生产率高的林分,否则就会导致造林失败。如县城古隆山阴坡栽植的柠条、白榆混交林,虽然湿度较高,但因光照局限性,温度过低,生长状况并不抱负,栽植的白榆高度只有40cm左右

古浪干旱地域荒山造林问题剖析-古浪天气预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梅花书斋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2-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