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孤东 [孤东油田二区注聚驱油见效情况分析].docx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孤东 [孤东油田二区注聚驱油见效状况分析]

  摘 要:本文结合孤东油田二区注聚区地质特性、注聚项目方案,对矿场实际注采状况和见效特点进行动态分析,系统分析总结二区注聚区单元见效规律和单井见效规律,在对见效井组和不见效井组进行因素分孤东 [孤东油田二区注聚驱油见效状况分析]

  摘 要:本文结合孤东油田二区注聚区地质特性、注聚项目方案,对矿场实际注采状况和见效特点进行动态分析,系统分析总结二区注聚区单元见效规律和单井见效规律,在对见效井组和不见效井组进行因素分析的基本上,提出见效井组和不见效井组相应优化和治理建议性措施,并给出相应分析。
  核心词:孤东油田;二区注聚区;见效状况;分析
  1 二区基本概况
  地质特性
  孤东二区在孤东披覆构造西翼北端,以孤东13断层和以东的六区及以南的三区为界。在地层对比的基本上,把孤东二区馆上段划分为五个砂层组,其中42、45、53、54、55、61、62等7个小层为主力小层。孤东二区注聚区面积,入选储量1039x104t,孔隙体积1710x104m3。设计注聚井51口,受益生产井91口。
  构造特性
  孤东油田二区在孤东披覆构造西翼北端。边界有两条断层,孤东13断层是二区和六区及三区的分界断层,落差9-78m,北西倾;GD69-GD70断层是二区和一区的分界断层,落差12-37m,东倾。构造形态为接近分界断层部位高、边部低,南部高北部低,东部高西部低。
  沉积特性
  孤东油田二区馆上段储层有两种沉积相模式,Ng上541如下和Ng上6砂组为辨状河沉积,Ng上11+2-Ng上532砂组的上部为曲流河沉积。
  储层特性
  取心井岩样分析表白,孤东油田馆二区上段油层核心为细砂岩、粉细砂岩,另一方面为中细砂岩和粉砂岩。总的来说,孤东油田二区馆上段岩石结构成熟度和成提成熟度较低。二区油层为河流相沉积,垂向上以正韵律为主,孔隙度大、渗入率高、胶结疏松,非均质严重,渗入率变异系数 。
  2 注聚效果评价
  注入特性分析
  压力变化符合聚驱规律并趋于平稳
  注入聚合物溶液后,由于增长了注入液的粘度及聚合物在油层孔隙中的吸附、捕集,使流体在地层中的渗流阻力增长;由于聚合物注入初期,注入井周边油层的渗入率下降较快,导致初期注入压力上升快,当近井地带油层的吸附捕集达到平衡时,渗流阻力趋于稳定,注入压力亦趋稳定或缓慢上升。注聚初期压力上升速度较快,形成稳定段塞,为全面见效奠定了坚实的基本;第一段塞注入后压力趋于稳定,注入第二段塞初期随着注入浓度的减少压力略有下降,后期通过一系列的调节压力稳步上升。后期压力趋于稳定,符合聚驱规律,目前注入压力仍保持,段塞保持较好的稳定性。
  霍尔曲线斜率变大,增强了渗流阻力
  通过二区注聚区阻力系数变化曲线看出:高峰期二区的阻力系数,同孤东其他三采单元相比较高,同步也反映出二区主力段塞的形成好于其他单元,聚合物的驱替作用得以充足的发挥,扩大波及体积。目前二区的阻力系数,和高峰期对比略有下降,但仍保持较高水平。
  图1 二区注聚区阻力系数变化曲线
  注入较均衡,局部存在高压井区及部分低压井
  二区注聚油压分级表表白:,单元注入较均衡,平均注入压力。不不小于10MPa低压井2口:GO2-16-60累积注入低;GO2

孤东 [孤东油田二区注聚驱油见效情况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梅花书斋
  • 文件大小13 KB
  • 时间2022-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