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季羡林一、复习旧知,回顾课文?1、听写词语?2、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作者在文章中提到了两位母亲,一位是自己的“生身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作者对这两位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着作者度过了在欧洲的十一年。二、细读课文,找出相应句子?对“生身母亲”的感情?对“祖国母亲”的感情?古今中外的母亲都一样对“生身母亲”的怀念?读一读,找出作者对“生身母亲”感情的句子。 1 、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①“寝不安席”的意思。怎样理解这句话? ?(无法入睡) ?(这里写出了“我”失去母亲之后的伤心、痛苦和悔恨, 文章通过这些描写写出了“我”对母亲的深情。) ?③ 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作者会食不下咽,寝不安席。这仅仅是因为母亲的逝世吗? ?(母亲在世时,无法尽孝,心存自责、愧疚之情) 2、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①理解“怅望灰天”的意思。?(惆怅地望着天空) ?②在作者脑海里,母亲的面影是怎么样的?是清晰的, 还是模糊的? ?(由于作者长期在外求学,留在母亲身边的时候不多, 必然对母亲的音容笑貌记忆不深,对母亲的怀念更多的是一个模糊的影子,因此尽管作者想努力回想母亲的容颜,但无奈模糊不清,只能尽力地怀念,不断地回想。) 对“祖国母亲”的怀念?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作者对“祖国母亲”的感情的句子。 1、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① 理解“频来入梦”的意思。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与体会。?(母亲经常到梦里来) ?(作者旅居在外,对生母和祖国母亲的怀念与日俱增,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所以两位母亲不断出现在作者梦中。) 2、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①“甜蜜”和“凄凉”是不是矛盾?你怎么理解? ?(“凄凉”,寂寞冷落,凄惨。作者身在异国小城,心中十分忧愁;但是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能时常怀念起在故国的生活情景,不断回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心中自然又多了一丝安慰、一些宽心、一点甜蜜。) 感悟“古今中外的母亲都一样”?作者发现“古今中外的母亲都一样”的,古今中外的母亲又是怎样的呢?
怀念母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