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超重和失重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学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以致用”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二、过程与方法 1. 运用“问题与交流”,采用启发式教学。 2 .实验归纳法、讲授法、讨论法。三、知识与技能 1 :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 2 :运用牛顿第二定律研究超重和失重的原因。重点超重和失重的实质难点在超重和失重中有关对支持物的压力和对悬挂物拉力的计算。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自从人造地球卫星和宇宙飞船发生成功以来,人们经常谈到超重和失重,那么:什么是超重和失重呢,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教学活动下面就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应用一下例题:电梯地板上放一个弹簧式台秤, 秤盘上放一质量为 50kg 的物体, g取 10m/s 2 (1) 当电梯静止、匀速上升和匀速下降时读数各为多少? (2) 当电梯以 1m/s 2 的加速度加速上升时, 台秤的读数是多少? (3) 当电梯以 1m/s 2 的加速度减速下降时, 台秤的读数是多少? (4 )当电梯以 1m/s 2 的加速度减速上升和加速下降时, 台秤的读数各是多少? 解析(1) 学生思考——分析静止时, 物体受力平衡, 物体受的支持力等于重力:GF?由牛顿第三定律得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FF??所以NGF500 ???(2) 物体与电梯一起向上加速时, 速度向上, 加速度向上, 取人为研究对象: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以向上为正方向)可以以 v或a 方向为正方向。(3) 学生自己推导。同上(4) 思考: 台秤读数增大, 是重力增大了吗? 台秤读数减小,是重力减小了吗? 请观看录像: 大家看录相时注意两点:1、台秤的运动情况 2、台秤指针读数的变化。老师要说明一点,就是这里录相中说明的数据: 指的是千克力,若 g取 10m/s 2,则 1 千克力=10N 关于电梯的几种运动中,支持力的变化情况如何? 学生讨论,对以上情况比较归类,看哪些运动具有共同点? 二、超重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称为超重现象。书 P93 结论:加速上升, 减速下降, 物体均具有向上加速度,物体处于超重状态,与运动方向无关。发生超重时,重力并没有变化。学生小实验:我们每四位同学桌上都有一组弹簧测力计和钩码,观察一下在用弹簧秤拉着钩码加速上升的短暂过程中它的读数有何变化?注意重点观察前一短暂过 mg N ma mg F FF ma mg F ma mg F??????????? 500 所以 mg N ma mg F FF ma mg F ma F mg??????????? 450 所以程。现象:读数增大。提问: 为何呢?(请学生回答)拉力大于重力。继续思考:若是用一细棉线系着一钩码加速上提,那又如何呢? 教师演示: 细线拉重锤( 绣花线、打点计时器用重锤) 。线系在重锤上,缓慢拉起, 再让重锤做向上的加速运动,线断。分析原因: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棉线受到的拉力增大了,力大于它的最大承受力就会断。举例:起重机在吊起重物时,有经验的司机都不让物体的加速度过大是什么原因? 列举生活实例: 体重机; 电梯向上加速和向下减速感觉脚踏实地, 与地板接触非常亲密。电梯超载;飞机的起飞和降落。二、失重定义:对支持物的压力( 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小于物重的现
超重和失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