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利率市场化下各因素与利率关系分析.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利率市场化下各因素与利率关系分析
王红娜 乔冬灵 韩雅静 [摘要]随着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成为必然的趋势,也是我国金融改革中的关键。本文主要分析了利率与汇率预期、汇率波动、中美利差、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帮助相从而更好地运用利率这一经济杠杆,获取更好的经济效应。

1. 汇率预期对利率的影响
汇率对利率的影响以2005年的人民币汇率改革为分界线,汇改前汇率对于利率的影响不大,因为2005年“汇改”前,我国采用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汇率长期稳定,汇率幅度变化极小。2005年汇改,我国建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不再是稳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的幅度空间内变化,对利率的影响作用增强了。
汇改后,人民币持续升值,非套补利率平价过程已经在我国的银行同业拆借市场上出现,尽管还比较弱。利率平价说从资金流动的角度指出了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密切关系,而非套补得利率平价是考虑到投资者对未来汇率变动的预期,即预期未来汇率的变动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满足等式Eρ=id-if,在Eρ一定时,若外国货币当局提高利率,则本国的利率也会提升。近几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加强对资本流入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大量资本流入中国,中国的净资本规模扩大,外汇储备增加了,外汇占款下的人民币投放量被迫增加,人民币供给量不断增加,从而导致了国内利率的变化。

2. 汇率风险对利率的影响
2005年汇改前,我国的汇率长期稳定,几乎完全屏蔽了汇率风险,进而其对汇率的影响也就微乎其微了。汇改之后,我国实行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风险相对加大,汇率弹性增强。汇率弹性主要体现在人民币汇率在不同的交易日波动的差异。短期内,汇率弹性与利率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即弹性增大使得利率波动的幅度也增大了。人民币的升值使得我国的进口商品的价格相对下降,从而导致了上升,名义利率面临下降的压力。另一方面,汇率制度的改革使得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加强,货币当局为了稳定货币供应量,不得不频繁的进行冲销式干预,导致了货币市场利率波动幅度较大。而从长期来看,扩大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实现汇率真正的双向浮动,有利于抑制单边投机,缓解货币当局干预市场的压力,稳定货币市场的利率。
另一方面,由于汇率风险的增大,使得“风险溢价”对利率的推动作用开始显著。风险溢价是一个人在面对不同风险的高低、且清楚高风险高报酬、低风险低报酬的情况下,会如何因个人对风险的承受度影响其是否要冒风险获得较高的报酬,或是只接受已经确定的收入,放弃冒风险可能得到的较高报酬,而追逐高风险的投资者预期的收益率必须更高才能补偿这种风险,这里各方要求的收益率的差别就是风险溢价水平。利率等于机会成本水平和风险溢价水平之和,随着风险溢价水平的提高,利率水平也会有所提高,但由于目前汇率浮动空间的限制使得有效地屏蔽了一些潜在风险,因而汇率风险对于利率的影响仍旧不是很明显的。但随着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加深,外汇市场的放开等会使得汇率风险终会成为影响利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3. 中美利差对利率的影响
随着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我国金融机构参与与其他

利率市场化下各因素与利率关系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司棋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2-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