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
1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货币资金和应收项目
第三章 存货
第四章 投资
第五章 固定资产
第六章 无形资产与其他资产
第七章 流动负债
第八章 长期负债
目录
第续经营的前提下,企业在会计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上所使用的会计处理方法才能保持稳定。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企业对其所使用的机器设备、厂房等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历史成本计价。
三、基本假设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分割为一定的期间,据以结算账目,编制会计报表,从而保证及时提供有关的财务信息。
从理论上来说,只有等到企业所有的生产经营活动全部结束后,才能最终确定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实际上却是不允许的,会计人员必须人为地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个相等的时期,并分别反映各个时期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企业通常以一年作为划分会计期间的标准 )。
会计期间的划分对于确定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基本假设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会计核算以货币计量,使会计核算的对象——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统一地表现为价值运动。
会计准则规定我账本位币。
四、财务会计基础
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都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权责发生制原则主要从时间选择上确定会计确认的基础,其核心是根据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和影响期间来确认企业的收支和损益。
行政单位:收付实现制
事业单位:除经营业务外均权责发生制
四、财务会计基础
收付实现制:以现金的收支时间为收入费用确认依据
行政单位:收付实现制
事业单位:除经营业务外均权责发生制
企业单位:权责发生制
第三节 财务会计要素及其确认计量
一、资产
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由企业拥有或控制
预期会带来经济利益
二、负债
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
预期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出
三、所有者权益
来源
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损失
留存收益
三、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与负债区别
所有者权益
负债
性质
所有权
债权
权利
有权参与经营管理、利润分配
无权参与经营管理、利润分配
偿还责任
按期还本付息
正常经营期无需偿还
四、收入
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流入
五、费用
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六、利润
包括
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会计要素的确认
一般标准
未来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或流出
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会计要素的计量
内容:
计量单位:名义货币、货币购买力
计量属性
历史成本
重置成本
可变现净值
现值
公允价值
第四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真实性
二、相关性
三、明晰性
四、可比性
五、实质重于形式
六、重要性
七、谨慎性
八、及时性
第五节 财务会计的规范体系
一、财务会计规范体系的构成
。指调整我国经济生活中会计关系的总规范,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指调整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的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
。指由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行政部门—财政部就会计工作中某些方面的内容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二、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该准则规定了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会计要素、各主要项目的核算原则以及财务会计报告的基本要求等。
:在基本会计准则基础上所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的具体业务的规范性要求。
第二章 货币资金和应收项目
第一节 货币资金
第二节 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
第三节 其他应收款
第四节 应收款项减值
第一节 货币资金
货币资金
货币资金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持有货币资金是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条件。货币作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在经济活动中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等主要职能。
根据货币资金的存放地点及其具体用途,可将货币资金
中级财务会计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