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教学感悟反思 [一道思索题的教学-反思及感悟].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教学感悟反思 [一道思考题的教学\反思及感悟]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发现。随着年级的上升、知识量的累积。学习难度的增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常常产生畏难情绪,数学成绩浮现明显的两极分化。因素之一,是学生的学习能力没有得到足够的、相应教学感悟反思 [一道思考题的教学\反思及感悟]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发现。随着年级的上升、知识量的累积。学习难度的增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常常产生畏难情绪,数学成绩浮现明显的两极分化。因素之一,是学生的学习能力没有得到足够的、相应的发展。合理、有效地运用教材提供的习题,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每一名学生所有乐意参与习题的探究过程。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一定限度的提高。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案例四年级教材第21页思考题:“通过纸上的2个点可以画一条直线,通过3个点中的每两个点画直线,最多可以画3条。通过4个点中的每两个点呢?5个点、6个点呢?……画一画、数一数,你能找出其中的规律吗?”
  开始教学时。当学生明确题意后,我规定学生独立自主地按题目规定画一画、数一数。学生很容易地画出并数出了通过3个点、4个点画出的直线有3条、6条,但通过5个点、6个点、7个点画出的直线,交流展示时她们争执不下,答案很难统一,并且题目规定揭示的规律仅凭多种简朴的数字学生难以总结。于是。我让学生分析直线条数不一致的因素,有的学生觉得是画漏了。也有的学生觉得是数错了。“如何画才干做到既不反复又不漏掉,并且能不久地找出其中的规律呢?”我适时地提出问题,学生们跃跃欲试,你一言我一语地刊登了自己的见解。见时机已成熟,我立即地加以引导。
  一方面,引导学生过3个点画直线:从A点引出2条,B点不反复地引出1条,C点不反复地引出0条,这样一共可以画出直线2+1=3。
  然后,引导学生过4个点画直线:从A点引出3条,B点不反复地引出2条,C点不反复地引出1条,一共可以画出直线3+2+1=6。
  接着。过5个点、6个点不反复地画直线,规定学生用同样的措施独立画图,并且要边画边记录。学生掌握了措施后,画起图来得心应手部分学生显得很自豪,她们叽叽喳喳,只是动手计算了一会儿,不久就报出了成果,本来她们没有按部就班的画图。已经找到了规律。待另一部分学生画完图后,询问如何进行记录时,答案基本一致,她们争先恐后地说出:4+3+2+1=10,5+4+3+2+l=15。这样,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画图措施,在边画边数的过程中不需要教师刻意指点便能感悟其中隐藏的规律。
  最后,我规定不画图算出通过10个点中的每两个点最多能画出多少条直线时,学生不久地列出算式:9+8+7+6+5+4+3+2+1。在学生算出成果后,还要鼓励她们找出简便的计算措施,这样就解决了繁琐的计算问题,也使她们的计算能力得到了锻炼。
  为了避免学生照葫芦画瓢式的思维定式,发挥她们的探究能力,就在她们兴高采烈的时候,我出了一道题:“用同样的探究措施,你能懂得从一点引出的4条射线能构成多种角吗?如果从一点引出7条射线、8条射线呢?”就像一盆冷水泼到她们头上,教室里立即鸦雀无声,她们紧张地思考着。逐渐地有少数学生动手画了起来,但大多数学生仍眉头紧锁。于是,我在少数学生找到答案后,请她们中的一位到讲台前,把自己探究的过程和成果和人们分享。这名学生在黑板上边画图

教学感悟反思 [一道思索题的教学-反思及感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之乐
  • 文件大小13 KB
  • 时间2022-06-1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