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货币需求
学习要点:
货币需求的概念
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
货币需求函数
货币需求理论
问题:
若工资由一月改为半月发,社会经济会有何变化?
第一节 货币需求的概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论证了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也同样是利率的递减函数;
Tobin等人对投机动机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论证了人们可同时持有货币和债券或其他金融资产的现象。
鲍莫尔的存货模型
鲍莫尔()模型是对凯恩斯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根据凯恩斯的理论,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只是收入的函数,而与利率无关。鲍莫尔则根据企业的存货控制原理进行分析,发现即使是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即现金余额),也同样是利率的函数,而且同样是利率的递减函数。
凯恩斯理论与鲍莫尔模型
鲍莫尔模型的假设
人们定期地获得一定的收入;
人们的支出是连续的或均匀的;
贷出现金余额的方式是购买政府短期债券,因为这种贷款最安全,其流动性也最高;
每次变现额(即出售债券、从而换回现金的数额)都相等;
每次变现与前一次变现的间隔期都相等。
持有现金余额的总成本函数
设:
C为持有现金余额的总成本;
T为一定时期的交易总额;
K为每次变现额(即出售债券的数额);
b为每次变现所支付的佣金;
r为市场利率,
则持有现金余额的总成本函数为
平方根公式
欲求能使保持现金余额的总成本最低的K,先要求出C对K的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
二阶导数大于零,证明总成本函数有极小值。因此,令一阶导数为零,解方程得:
名义现金余额
人们平均持有的现金余额是每次变现额的一半,即K/2,所以,名义现金余额为
鲍莫尔模型的结论与意义
结论:交易动机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和利率弹性分别为正1/2和负1/2。也就是说,若交易量增加1%,%;而若利率上升1%,%。
意义:从理论上说,鲍莫尔模型是对凯恩斯交易动机货币需求理论的重大发展;而从政策意义上说,该模型对凯恩斯学派以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主张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上的支持。
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基础)
资产选择理论的渊源(Hicks)
希克斯早在1935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即已提出了资产选择理论的基本原理:通过投资分散化来抵消风险。
资产选择理论之父(Markowitz)
投资决策的基本原则不是预期收益极大化,而是预期效用极大化。预期效用极大化包括预期收益极大化和预期风险极小化,但收益和风险往往成正比。
资产选择理论的基本方法
均值—方差分析是资产选择理论的基本方法。
所谓“均值”,是指以预期平均收益率来衡量各种证券或证券组合的收益;
所谓“方差”,是指以预期收益的方差或标准差来衡量各种证券或证券组合的风险。
单一证券的预期平均收益率
单一证券的方差与标准差
证券组合的收益
证券组合的风险
三类投资者的效用曲线
U表示效用;R表示预期收益。
I为风险中立者的效用曲线,其边际效用不变;
II为风险回避者的效用曲线,其边际效用递减;
III为风险爱好者的效用曲线,其边际效用递增。
三类投资者的无差异曲线
R表示预期平均收益;表示标准差。
弗里德曼的新货币数量说
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1):
总财富
总财富是制约人们货币需求量的规模变量。在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中,总财富分为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因总财富无法用货币来加以直接地测量,因而用“恒久性收入”来代表。所谓“恒久性收入”,是指过去、现在乃至将来一个较长时期中的平均收入水平。
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2)
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的比例
总财富系由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构成,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在为其所有者带来收入方面有着不同的稳定性。因此,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的比例,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货币需求。一般地说,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的比例越大,则货币需求就相对越多。
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3)
货币及其他资产的收益
其他资产的收益是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所以,其他资产的收益率越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