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现浇箱梁支架模板计算一、计算依据 1、《编制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的统一规定》(建标[ 1993 ] 062 号) 2、《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66-2008 ) 3、《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 ) 4、《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GB 50018-2002 ) 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G D63-2007 ) 6、《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 JTJ025-86 ) 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8、《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9、《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10、《施工设计图纸》~ 2~ 二、荷载分析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荷载组合表序号项目取值( KN/m ) 分项系数设计荷载( KN/m2 ) 备注 1模板、支架自重 2新浇混凝土、钢筋、预应力筋或其他圬工的重力 / C50 3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施工材料等荷载 4倾倒、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振动荷载 5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向压力另行计算 6混凝土入模时产生的水平方向的冲击荷载另行计算 7设于水中支架的水流压力、波浪力、撞击力/// 8其他荷载:风荷载另行计算~ 3~ 三、受力计算 1 、竹胶板计算竹胶板力学参数: 容重: γ= 3 、弯应力[σ w]= 弹性模量: E= × 10 3 MPa 竹胶合模板选用厚度 15mm , 竹胶模板面板尺寸为 122 × 244cm , 按照 B类竹胶板的力学参数进行计算。 米宽竹胶合模板的截面几何特性计算结果如下: A 、梁端、跨中横隔梁、墩顶横隔板、腹板(含倒角)处计算混凝土自重荷载分布情况: ~ 5~ 强度:竹胶板弯曲应力 <[σ 0 ]=50MPa 满足要求。刚度:变形为 <L/400=200/400= 满足要求。 B 、底板下其他位置处计算混凝土荷载分布情况(取腹板厚度为 820mm 截面分析): 混凝土自重按照最大荷载 KN/m 2 计算。荷载为: q= ×( × +1 × +2 × + × ) = 竹胶板底分配梁( 横向方木) 间距为中对中 30cm , 竹胶板计算按照 10c m 条形计算。按多跨连续梁进行检算: 计算结果: ~ 6~ 经上计算结果知: 强度:竹胶板弯曲应力 <[σ 0 ]=50MPa 满足要求。刚度:变形为 <L/400=300/400= 满足要求。 C 、腹板外侧、端头位置处竹胶板计算混凝土侧压力计算: F1= γt 0K 1K 2v 1/2 F2= γH( 取其中较小值) F1、 F2----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最大侧压力( KN/m 2) γ----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 3) t0---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h) (混凝土入模温度 T=28 摄氏度考虑, 则 t0=200/(T+15), 则取值为 ) 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 m/h ) (浇注速度控制在 ) ~ 7~ β 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 β 2---- 混凝土塌落度影响修正系数,泵送混凝土一般取 F1= × × × × × 1/2 = 2 F2= × = 2 故混凝土侧压力为 2 竹胶板后侧为纵向分配梁(100 × 100 方木) 间距为 200mm ,主梁为竖向布置间距为 900mm 。竹胶板计算按照 10cm 条形计算。荷载为: q= ×( × +2 × ) = 按多跨连续梁进行检算: 计算结果: ~ 8~ 经上计算结果知: 强度:竹胶板弯曲应力 <[σ 0 ]=50MPa 满足要求。刚度:变形为 <L/400=200/400= 满足要求。 2 、方木、支架计算因梁体截面形式及高度均与第 14 联相似, 故方木及支架立杆计算同第 14 联计算书,此处不再重复计算。 3 、纵梁上横梁计算纵梁上横梁采用工 20a 工字钢, 其布置形式同碗扣式支架布置形式一致。~ 9~ 工 20a 工字钢的力学参数: A 、实体段纵梁上横梁检算: 支架的受力情况为: 按照连续梁进行检算
钢管贝雷片结构支架计算实例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