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09 浏阳至官渡段路面提质改造工程 S1-1 交通设计院 S309 浏阳至官渡段路面提质改造工程共振碎石化白改黑方案一、工程概况 S309 是湘东地区通往江西的主干道,也是浏阳市东区 13个乡镇 40多万群众的出入通道,目前S908 (原S309 )浏阳至官渡段改建工程已列入省“十二五”国省干线公路建设计划,浏阳市委市政府专题会议研究决定启动该项目建设工作,拟在今年 4月全面动工建设。项目起点为浏阳大道,终点为官渡镇观音塘村,与省“十二五”建设项目 S203 七宝山至官渡公路相接。全线长 公里,二级公路。其中,浏阳大道至官渡镇段(浏东公路) 公里为水泥砼路面,将采取部分地段裁弯取直、水泥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的方案实施,路基宽 15米, 路面宽 米;官渡至观音塘村段 公里为沿老路拓宽改建。该路段原有路面结构从上到下为: 24cm 厚的水泥砼路面, 18cm 厚的水泥稳定土, 12cm 厚的级配碎石。目前路面水泥砼为四块板结构,每块板宽 米,全宽 14 米。老路于 2004 年建成通车,该段车流量大、超载车多,路面现已多处破损,不能满足通行需求。根据 2012 年11月设计单位对该段老路的现状调查结果,水泥砼面板断板率约为 8%。根据湖南省交通厅关于《湖南省普通干线公路路面设计指导意见》(湘交基建〔 486 〕号)的文件规定,该段路面可采用整体利用方式,在更换破碎板、填封裂缝、压浆板底、清除碎屑后加铺沥青沥青混凝土,但该处治方案无法解决反射裂缝问题,耐久性差,加大了日后维修成本和运营难度。为避免反射裂缝的产生,只有将原砼路面破碎,消除原有刚性路面的应力集中。但该路段有不少穿越村镇的路段,无法进行高振幅的多锤头破碎法施工。同时,较长距离的路段砌有浆砌石渠排水沟和绿化带,为保证路面行驶宽度,也不可能过高增加结构,因此无法设置水稳等应力吸收层。基于以上原因,综合考虑施工质量、交通导流、施工周期、和运营状况等方面的诸多问题, 针对此段提质改造工程,决定采用水泥砼路面共振碎石化技术。该技术通过持续产生的高频低幅的振动,让水泥板产生共振后达到破碎,共振破碎后的裂纹与路表大致呈 35-40 度夹角。破碎后的水泥板块表层粒径较小,较松散;下层粒径较大,嵌锁良好。这样表层小的颗粒有利于消除反射裂缝和路面渗水的横向排出;下部较大的颗粒可以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和阻止渗水向下渗透。粒料经压实后相互啮合得更紧,形成稳定的基层。因此无需再增加其他结构厚度,而直接加铺沥青面层即可。共振碎石化不仅是一种破碎路面的方法,更是一种水泥混凝土的路面修复工艺。它由共振破碎混凝土路面、正确设计和安装路边缘和地下排水系统、正确设计沥青罩面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共振碎石化技术是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的一种新技术,通过共振碎石化施工,不仅优化了路面结构,解决了旧路面改造的质量问题,还大大缩短了工期,节约了大量路基材料,大幅降低了工程造价和日后维护成本,同时一举解决了碎块垃圾的处理,具有减轻白色污染等优点, 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翻修改造的理想方法。二、设计依据及相应技术规范三、技术标准道路等级: 一级公路; 道路全宽: 15m ; 设计速度: 60Km/h ; 路面类型:柔性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 标准轴载: 道路 BZZ —100 ; 设计荷载: 原公路荷载等级标准; 设计年限: 路面 15年; 设计洪水频率: 1/100 ; 四、气象水文 1 、气象 2 、水文 S309 浏阳至官渡段路面提质改造工程 S1-1 交通设计院五、路基横断面布置及加宽、超高方式 1、路幅型式遵循节省投资原则以及结合路面改造工程建设的特点, 本设计维持原有道路技术标准、路基宽度和断面形式。 2、设计标高位置道路中线路面顶标高。 3、圆曲线加宽维持原有道路设计,本次设计未作修改。 4、超高过渡段长度 Lc 维持原有道路设计,本次设计未作修改。 5、路拱横坡及超高过渡方式路拱横坡采用 2%。超高过渡方式:无中央绿化带段,绕道路中线旋转; 有中央绿化带段,绕绿化带两侧边缘旋转。六、路基设计 1 、一般路基设计本项目原路不作拓宽,断面不作改变,只在原有道路上作路面改造,原有路基基本完好, 故本次设计基本不涉及路基填方和挖方。 2、局部路段路基沉陷处理本项目局部路段路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沉陷,本次改造设计时,拟对出现沉陷的路段进行翻挖重新换填处理,翻挖深度为路面顶面起下挖 ~ 米,换填材料采用石灰稳定砂砾石。七、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1 、路界地表排水本项目现有路基两侧边沟排水完好,本次设计只从安全角度考虑,将个别路段排水明沟变为盖板暗沟。(1)原设计边沟断面尺寸如下:一般边沟为沟深 60cm ,沟宽 60cm ;边沟采用
S309路面改建方案(修改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