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的二级结论及重要知识点
\力物体的平衡:
.几个力平衡,则一个力是与其它力合力平衡的力.
.两个力的合力:F大+F小F合F大一F小.
三个大小相等的力平衡,力之间的夹角为120一樨0.
.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则’tg.
圆周运动中的追赶问题(钟表指针的旋转和天体间的相对运动)T1vT2。
机械能:
.求功的途径:
②用动能定理(从做功的效果)或能量守恒求功④用平均力求功(力与位移成线性关系)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功不是能.
用定义求恒力功③由图象求功.
⑤由功率求功.
.功能关系⑴重力所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数值上相等)⑵电场力所做的功等于电势能的减少(数值上相等)⑶弹簧的弹力所做的功等于弹性势能的减少(数值上相等)⑷分子力所做的功等于分子势能的减少(数值上相等)⑷台外力所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增加(所有外力)⑸只有重力和弹簧的弹力做功,机械能守恒⑹克服安培力所做的功等于感应电能的增加(数值上相等)(f滑动摩擦力的大小,△E损为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7)除重力和弹簧弹力以外的力做功等于机械能的增加(8)功能关系:摩擦生热Q=f・S相对Q为系统增加的内能)(9)静摩擦力可以做正功、负功、还可以不做功,但不会摩擦生热;滑动摩擦力可以做正功、负功、还可以不做功,但会摩擦生热。
(10)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之间无任何关系,但冲量等大反向。一对平衡力做功不是等值异号,就是都不做功,但冲量关系不确定。
传送带以恒定速度运行,小物体无初速放上,达到共同速度过程中,相对滑动距膏哥
小物体对地位移,摩擦生热等于小物体的动能^
=Fv,当台外力F=0时,有最大速度Vm=P/f(注意额定功率和实城率).
0<a<900做正功;900<1800做负功;a=90o不做功(力的方向与位移(速度)方
0向垂直时该力不做功).|;
能的其它单位换算1kWh(度)=—>p=】2泌]6J,1eV=-19J.
动量:
.同一物体某时刻的动能和动量大小的关系:
碰撞的分类弹性碰撞一一动量守恒,动能无损失完全非弹性碰撞动量守恒,动能损失最大。(以共同速度运动)非完全弹性碰撞动量守恒,动能有损失。碰撞凰的速度介用上画画种碰撞的谏度之间(大物碰静止的小物,大物不可能速度为蒙或反弹+):动物碰静物:V2=0,
V,V
2
2mV
11
(质量大碰小,一起向前;质量相等,速度交换;小碰大,向后转)
A追上B发生碰撞满足三原则:
动量守恒②动能不增加③合理性原则A不穿过B(VV一,AB)}
.小球和弹簧:①A、B两小球的速度相等为弹簧最短或最长或弹性势能最大时弹簧恢复原长时,A、B球速度有极值:若MA>MB时,B球有最大值,A球有最小值;若MA<Mb时,A球最小值为零B球速度可求,但不为极值.(如图)
[问题的三条思路:
物珅现律
话用的白
育R石开密的景*
不育F研密的0*
pr用的场合
-I士
运动定律
运动定律加
恒力
rTtSHz1yuHJ
s,V,t
无
1JHJ1—1
恒力作用过程
动量
运动学公式
动量定理
功、能
动量守恒定律
动能定理
怛力或变力
恒力或变力
V,t
V,s
s
t
运动传递£程
目匕电转化过程
机械能寸怛走律能量守恒定律功能关系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
在平衡位置达到最大值的量有速度、动能
在最大位移处达到最大值的量有回复力、加速度、势能
通过同一点有相同的位移、速率、回复力、加速度、动能、势能、可能有不同的运动方向
经过半个周期,物体运动到对称点,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经过一个周期,物体运动到原来位置,一切参量恢复。
由波的图象讨论波的传播距离、时间、周期和波速等时:注意双向”和解”
.波动图形上,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上坡下,下坡上”;振动图像中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为上坡上,下坡下”.(要区分开)
.波进入另一介质时,频率不变、波长和波速改变,波长与波速成正比(机械波的波速只有介质决定)。
.波动中,所有质点都不会随波逐流,所有质点的起振方向都相同
两列频率相同、且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波,在相遇的区域能发生干涉。波峰与波峰(波谷与波谷)相遇处振动加强(土虫入k=0、1、2、3,,);波峰与波谷相遇处振动减弱(△s=±2k+1)X/2k=0、1、2、3,,)干涉和衍射是波的特征。
受迫振动时,振动频率等于驱动力频率,.
=;分子直径数量绷010米,原子核直径数
高中物理地二级结论及重要知识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