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 走向平台化
上海地铁是中国最为繁忙的都市轨道交通网络之一,日均客流已经达到310多万人次,占全市公交客运量的16%。到上海“世博会”举办之际,上海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到400公里,客流占公共交通客运总量的40%左右。根上海地铁 走向平台化
上海地铁是中国最为繁忙的都市轨道交通网络之一,日均客流已经达到310多万人次,占全市公交客运量的16%。到上海“世博会”举办之际,上海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到400公里,客流占公共交通客运总量的40%左右。根据上海轨道交通远景筹划,轨道交通客运量将达到全市公交客运量的60%,人们出行将绝大部分依托轨道交通。
空前的网络建设规模,巨大的客流增长趋势,这对上海地铁的运营管理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就是在这样的压力和考验下,不断完善自身的运营管理信息系统,以此来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从属于申通地铁集团,负责上海市轨道交通1、2、3、4、8、9号线的运营管理,是上海都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骨干公司。申通地铁集团信息中心副主任金涛曾一手创立了上海地铁运营公司信息中心,她向记者讲述了上海地铁的信息化建设经验。
保证安全命脉
在地铁运营管理中,安全是压倒一切的主线。
据金涛简介,地铁运营管理核心涉及两大部分: 一是设备支持,涉及钢轨、供电、车辆、信号、通信、闭路电视、车站/车厢广播、环境控制等系统; 二是运营服务,核心是依托自动列车监控系统来控制轨道交通运营。
在我们一般人看来,白天应当是地铁运营最繁忙的时间段,既要保证川流不息的乘客的安全,又要保证设备安全可靠地运营。而事实上则否则,夜晚的工作却是更加繁忙的,保养、维护、施工、调试等工作所有是在夜晚进行的,这其中的安全隐患诸多,必需借助信息系统的力量; 而白天的运营核心是依托ATS和事先制定好的服务环节、应急预案等来完毕的。
钢轨、车辆、供电和人,是夜间施工需要调配的四大要素,绝对不能让这四大要素形成任何冲突。譬如说,正常状况下,车辆开过去应当有钢轨、有电、没有人,否则就会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以供电为例,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忽然停电,就会导致设备损坏、列车失控; 而在有些需要人工作业的路段,则必需停止供电,否则就会导致人员损伤。
据金涛简介,在之前,上海地铁施工管理核心依托人工对上述这四大要素进行筹划和协调,但随着处铁线路的迅速增长,要同步对六七条线路的资源进行调配,就不也许依托人工来完毕了。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协调这些资源?并且保证达到最高的夜间施工效率和资源运用率?
11月,上海地铁运营公司和起步科技合伙,在起步科技X3平台上实行了“施工筹划调度系统”,依托信息系统对各条线路的各类资源进行调配,把施工筹划分解到各类资源,并将人、电、车等资源准时间和空间进行分布。运用X3平台的开发工具,上海地铁开发了适应行业业务需要的个性化施工调度系统。
“自系统上线以来,安全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高。”金涛说,“施工筹划调度系统模拟了各条地铁线路的矢量化线路模型,实现了各个单位的施工筹划和资源需求网上申报,通过严格的资源安全闭锁控制,使得每一项施工所有会进行相似时间段、相似线路段内的人车、车车、车电冲突的安全检查,保证不因筹划和调度失误而浮现
上海地铁 走向平台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