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与日本的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与日本的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
目 录
一、前言 0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0
(二)对外贸易的理论 0
二、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现状及特点 0
(一)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现状 0
(二)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特点 1
进出口
其中出口
总额
同比增长
总额
占进出口比
同比增长
2004
675842

175464


2006
842576

257428


2008
1045742

368475


2011
1220437

443695


2012
1286340

669590


2013
1368666

806399


2014
1458998

1194257


数据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网整理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与日本对外贸易进出口方面,%、%以外,其余年份都呈现递增的良好势头,特别是外贸出口占进出口总额每年都在75%左右,表明我国与日本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
(二)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特点

2004年以前,我国对日本的出口商品多为初级产品,但2004年以后,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我国大力发展具有较强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过程中,积极将这种优势转换为出口优势,推动了我国对日本出口贸易商品结构的不断优化,%;%,%,%,%,%。(如图1)
1
图1 2014年我国对日本出口工业制成品比例(单位:%)
数据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网整理

从狭义上讲,加工贸易是部分国家对来料或进料加工采用海关保税监管的贸易。由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存在较多的关税或非关税壁垒,为了扩大对外贸易或吸引外商直 接投资,采取了对来料或进料方式进口的原材料、零部件由海关实行保税监管的办法。其特点是出口产品中所含有的进口成分比较高,出口国主要投入劳动力对进口零件进行组装。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或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往往和该地区引进外资水平有很大的关系。
从我国与日本的对外贸易方式来看,主要可分为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边境贸易三种主要形式。改革开放以后,口岸、易货、补偿、租赁、转口、旅游、边境小额等各种贸易方式应运而生,中国利用多种方式开展与日本的对外贸易业务,贸易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特色化、优势化的态势,特别是一般贸易、加工贸易的比重持续增加,目前我国与日本的对外贸易发展速度、规模及外贸中所占比重均位居首位。(表2)
表2 2013、2014年我国对日本出口贸易方式及出口额(单位:万美元)
贸易总额
一般贸易
加工贸易
边境贸易
其他贸易
2012
806399
224254
55850
315872
210423
2013
1194257
345824
84957
426732
336744
数据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网整理

随着我国不断加强与日本的对外贸易,特别是我国与日本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而我国始终高度重视与日本的对外贸易活动,特别是出台了很多政策,推动中国各个地区与日本的对外贸易。除了东北多个省以外,我国的沿海发达地区以及中国地区同样高度重视与日本的对外贸易,特别是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挥自身的产业、技术、资源、品牌等优势,积极开展与日本的对外贸易。从我国各个地区的总体情况来看,我国对外贸易客户都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无论是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每年与日本的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都呈现出上升的态势,特别是东北地区的上升比例更大,每年都以7%以上的速度增长,表明我国各个地区都高度重视与日本的对外贸易。(如图2)
2
图2 2012-2014年我国各地区与日本对外贸易增长率
数据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网整理
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与日本对外贸易的地理特点比较明确,就是我国各地都高度重视与日本的对外贸易,而且都呈现出增长的态势。
三、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
(一)对外贸易政策不够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日本外贸易的政策导向更加注重“静态利益”,即存在着“重商主义”倾向,鼓励出口的措施对我国的产业结构造成了重要影响

中国与日本的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Shess
  • 文件大小2.99 MB
  • 时间2022-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