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思维导图研究综述
我国思维导图研究综述
我国思维导图研究综述
我国思维导图研究综述
天台县坦头镇中心小学课题组
[纲要]经过统计1985-2011年间我国学者在思维导图研究方面所发表大纲信号学教学法”(1)
指导下进行的[5]以图解文的教学方法。我们现在所议论的思维导图,最早应出现在《学习革命》一书中,
尔后1999年“BBC托尼·巴赞智力丛书”[6]
的出版,比较详尽地介绍了思维导图的制作与应用。同年,
中国也引进了诺瓦克教授的观点图理论,一定程度上混杂了国人对思维导图的认知
,抑制了对思维导图研
究的热情,而转投观点图研究
,但这并不能阻止思维导图在中国的发展。
2000年王功玲第一次在《黑龙江
科技信息》上介绍了思维导图的理论基础和制作程序,并将导图的笔记方法应用于教案编写,以及讲堂教
学。[7]2001年徐亮第一次经过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式理论
,对思维导图的创建原则进行了理论上的梳理,
指出“思维的放射性构造打破了语言信息逻辑的线性化模式,更加直观自然地反应了重点观点间的合适联
系,经过刺激平衡的手段来达到功能平衡的效果
,进而成为语言习得者内部信息加工程序的鲜明、重要的
外化形式。”[8]2004年,赵国庆和陆志坚从产生渊源、应用领域、整合的可能性等角度对思维导图与观点图进行了对照剖析[9],进一步明确了思维导图的观点意义,标志着中国思维导图研究的真实开始。
从2005开始到2011年,我们从中精选了99篇期刊论文和硕士论文,经过剖析,我们根据研究范围的
不同将这些论文分为:思维导图的本体研究,教学应用研究和软件研究三类论文(如表1)。
我国思维导图研究综述
我国思维导图研究综述
我国思维导图研究综述
表12005—2010思维导图研究范围及其论文数目
本体研究
教学应用研究
软件研究
期刊论文
17
47
16
硕士论文
4
13
2
总计
21
60
18
思维导图的本体研究
思维导图的本体研究主假如指对其性质,定义,分类,理论研究基础等方面的研究。本体研究中,导
图的性质有“图形”和“工具”两种界定,即将思维导图看作是一种可视“图"和一种表达“工具”的说
、裴光刚认为,思维导图首先是一种“图形”,一种带有回放功能的直观形象“图”[10],是一种
相对于抽象逻辑语言的直观形象思维“图”[11],而其他人则都将思维导图视作一种“工具”,一种“笔
记工具”、“思维工具”.在思维导图的定义上大家的建议比较统一,认为“思维导图是人类放射性思维的表达,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它要求将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从中央
图形向四周放射;分支由一个重点的图形或许写在产生联想线条上面的重点词组成;各个分支形成一个连结的节点构造.”[12]而赵国庆和陆志坚经过对照剖析,认为思维导图有广狭之分:狭义的导图不展现作
者创作导图的逻辑次序,而广义的导图则经过次序编号,展示作者思维过程,拥有对话性[9],进而对导
图的定义作了进一步的界定。对于思维导图的分类,当前还没有特意的介绍,只是将导图的用途——-笔
记
我国思维导图研究综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