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课我准备了很久,他是六年级上册书中第一篇说明文,所以一定要上好。幸好在此课之前,我专门讲了关于说明方法方面的知识,学生掌握的还不错,我认为这一步设计的很有必要。
今天把课上下来,回来躺在床上回味起自己的教学过程,还真想出来
这节课我准备了很久,他是六年级上册书中第一篇说明文,所以一定要上好。幸好在此课之前,我专门讲了关于说明方法方面的知识,学生掌握的还不错,我认为这一步设计的很有必要。
今天把课上下来,回来躺在床上回味起自己的教学过程,还真想出来东西来。这节课是第一课时,主要是生字词,理解段落大意及结构,总揽全文,弄
清主题 “只有一个地球 ”,当我问到同学们 “为什么只有一个地球 ”时,学生基本只回答出一点 “人类无法移居 ”。“自然资源有限 ”却怎么也找不到。备课时我认为这一点是简单的便没有做较多的考虑,一时便不知道怎样去引导,于是情急之下
就直接说出了答案。回来之后想了想,应该这样去引导: “人类为什么会有移居其他地球的想法? ”
生: “那是应为地球无法生存了。 ”
师: “为什么地球上无法生存了? ”
生 “地球上的资源枯竭了。 ”
师: “为什么会枯竭呢? ”
生: “应为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 ”
顺其自然的就引导出来了,当时怎么就没想到呢?又让学生少了一次思考的机会。
从这件事中我得到一个经验教训:不可高估学生,备课时备学生是很重要的。另外,课堂应变能力也要加强,这些都需要我们在课下踏踏实实的钻研教材,吃透教材。
1 / 1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