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年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考试中国文化试卷(考试时间: 90 分钟) 一、填空题说明:第 1— 25 题是填空题,每题有一个空;每个空 1 分,共 25 分。请仔细阅题,并在答题纸相应的题号下下填入恰当的答案。 1. 1929 年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属于____ 石器时代化石,为研究古人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2 .通行于西周时期,铸在青铜上的文字,后世称为_____ 文,也叫钟鼎文。 3 .儒家经典中的“三礼”是指《仪礼》《周礼》和_______ 。 4 .古代一些帝王曾专程赴_______ 山祭拜天地,并把这一隆重典礼称为封禅。 5.“民为贵,社稷为重, ______ ”是思想家孟子对春秋以来民为本思想的高度概括。 6.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编撰的《史记》分为“本”、“世家”等几大部分, 其中记述典章制度的部分称为“_______ ”。 7. 中国古代丧服制分成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个等级, 称作“____ ”, 它反映了生者与死者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 8. 汉武帝时设立了一种专门的乐舞机构_______ , 负责搜集、整理民间音乐创作, 对后世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9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文化传统中,有一文一武两位圣人被人们崇拜和祭祀,其中“文圣”是孔子,而“武圣”是______ 。 10 .北魏是鲜卑贵族建立的封建王朝, ________ 帝积极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中国北方各民族大融合。 11 .被尊为“书圣”的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所以后世也称他为_______ 。 12 .中国的“寒食节”来源于春秋时期介子推的故事。大约到了唐代,寒食节与_________ 合二为一了。 13 .为人传诵的《陋室铭》一文是______ 朝文人留禹锡所作。 14 .北魏时期, ______ 撰写的《水经注》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地理学专著。 15 .唐太宗的昭陵规模宏大,据记载,原内陵冢四周建有方城并四面开门:东有青龙门,西有白虎门,南有_____ 门,北有玄武门。 16 .明朝时,意大利传教士_____ 来到中国,与徐光启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德的《几何原理》。 17 .明朝时,郑和率领庞大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远达_____ 洲东海岸,说明了当时中国已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海技术。 18 .对于西藏喇嘛教的“灵童转世”制度,清朝_____ 皇帝开始采用“金瓶掣签”的办法产生新活佛,并须经中央朝廷正式批准生效。 19 .科举制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弊端丛生, ______ 年,清廷宣布废除了科举制。 20 .中国的“五岳”指的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_____ 山、以及中岳嵩山。 21 .傣族人民的最大节日是_______ 节,也是傣历的新年,时间大致在傣历的六月六日或七日,即公历四月中旬。 22 .中国书法、绘画得力于______ 纸的使用,才使作者的情感和个性充分展现出来。 23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 _______ 创作了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新诗《凤凰涅磐》。 24 .中国自七十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其基本内容是“晚生、晚育、少生、_______ ”。 25 .澳门于 1999 年回归祖国。由此中国建立了“__________ 区”(全称)。二、选择题说明:第 26-50 题是选择题,共 25题, 每题 1 个空;每个空 1 分,共 25 分。请仔细阅题,从 ABCD 四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的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26. 陕西省县市郊的半坡遗址显示出典型的中国古代________ 社会的文化特征。 A 蒙昧 B 母系氏族 C 父系氏族 D 奴隶 27. 商朝最后的国都是殷,就是现在河南的________ A 洛阳 B 安阳 C 信阳 D 开封 28. 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完善于周代,其核心是________ 。 A 分封制 B 等级制 C 嫡长子继承制 D 家族制 29. 古代发现的石鼓文字属于________ 体文字 A 大篆 B 小篆 C 隶书 D 楷体 30. 《论语》中记载, 孔子晚年喜欢读《易》, 因为经常翻阅, 以致“韦编三绝”, 这表明当时书籍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 A 甲骨 B 帛书 C 简册 D 纸卷 31. 在先秦诸子中,法家学说集大成者韩非强调应该把法令、权势、________ 三者结合在一起加以运用 A 权术 B 刑罚 C 军功 D 恩惠 32. 西汉在中央朝廷设立由三公九卿等职官,在地方上实行的是________ 制。 A 郡国 B 郡县 C 州府 D 行省 33. 魏晋玄学的早期代表人物有何晏和________ A 孔融 B 许慎 C 郭象 D 王弼 34. “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中”是东晋画家________ 提出的主中表现人物内在精神的绘画理论 A 吴道子
2005年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考试文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