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传染病隔离消毒技术规范
第一页,共六十一页。
内容提要
隔离消毒的概念
隔离区域的划分
隔离单位的划分
传染病病区的设置
传染病门诊的设置
隔离消毒的种类
隔离消毒的技术
第二页,共六十一页。
隔离消毒的概念 确保气流不通。
第十五页,共六十一页。
传染病门诊的设置(二)
呼吸道门诊、肠道门诊和肝炎门诊均应严格按照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布置。
有多个出入口,工作人员和病人分道进出。分发洁物和收受污物的门或窗应分别设置。
应设有消毒室。
宜单独设置工作人员医护人员的更衣室和浴厕设施。
均应配置非手触式洗手装置。
均应有醒目的标志。
第十六页,共六十一页。
呼吸道门诊
应设候诊区、挂号台、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化验室、透视室、收费室和发药室等。
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否则应有通风装置。
应设置病人厕所。
第十七页,共六十一页。
肠道门诊
应设候诊区、挂号台、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化验室、收费室和发药室等。
应安装纱门和纱窗。
应设置病人厕所。
第十八页,共六十一页。
肝炎门诊
应设候诊区、挂号台、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抽血室、收费室和发药室等。
应设置病人厕所。
第十九页,共六十一页。
隔离消毒的种类
严密隔离:传染性强或传播途径不明的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应采取严密隔离措施
一般隔离:呼吸道隔离;消化道隔离;接触隔离;体液隔离
第二十页,共六十一页。
严密隔离
,防止空气和接触传播。
,房内物品专用,门窗关闭并禁止随意开放。
,病人不能离开病室,禁止探视和陪住。
第二十一页,共六十一页。
,必须戴帽子、口罩,穿隔离衣、隔离鞋、手套。
、污染物品应严格消毒处理,污染敷料装袋,贴标签后送消毒处理。
,病人出院或死亡后,应进行消毒。
严密隔离
第二十二页,共六十一页。
、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
炎等呼吸道传染病。
。
、空气消毒2次。
,穿隔离衣、戴手套。
,每日应消毒痰具。
。
呼吸道隔离
第二十三页,共六十一页。
、伤寒、细菌性痢疾等
消化道传染病。
。
,接触病人或污染物品后及护理每个病人之前应严格消毒双手。
,用后消毒。
。
、无蟑螂。
消化道隔离
第二十四页,共六十一页。
,如新生儿感染、大面积烧伤感染。
,穿隔离衣、手套。
。
,贴标签后送消毒处理。
接触隔离
第二十五页,共六十一页。
及体液引起的感染,如艾滋病、乙肝、梅毒。
、穿隔离衣。
。
,贴标签后送消毒处理。
,立即用含氯溶液清洗消毒。
血液隔离
第二十六页,共六十一页。
。
。
。
结核菌隔离
第二十七页,共六十一页。
隔离消毒的技术
工作帽的应用
口罩的应用
护眼镜的使用
隔离衣的穿脱
手的清洗
避污纸的使用
污染物品消毒
第二十八页,共六十一页。
工作帽的应用
戴工作帽时要遮盖全部头发,尤其是额前和枕后头发。
不能将枕后头发下垂于工作衣之内。
不可用已污染的手接触工作帽。
第二十九页,共六十一页。
口罩的使用
使用时应遮住口鼻,双手置于鼻夹处,同时稍用力均匀压紧鼻夹,使鼻夹贴合鼻梁处,不可用已污染的手接触口罩
口罩潮湿后应立即更换。一般情况下,使用4~8小时应更换;若接触严密隔离或呼吸道隔离病人,应每次更换。
口罩应用结束后,应将污染面向内对折置入胸前口袋,不应挂在胸前。
目前本院使用一次性外科口罩。
第三十页,共六十一页。
口罩的佩戴和卸下方式
第三十一页,共六十一页。
护眼镜的使用
近距离接触呼吸道隔离病人或传播途径不明的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病人,应戴护眼镜。
近距离定义为2米以内。如体格检查、气管插管、气管切开、鼻腔护理、抽吸痰液、口腔护理、头发护理、协助进餐等。
不可用已污染的手接触护眼镜。
第三十二页,共六十一页。
第三十三页,共六十一页。
第三十四页,共六十一页。
传染病隔离消毒技术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