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 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
王功伍
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动物生理学教研室
绪 论Introduction
绪 论
概念
研究对象
研究的层次
发展简史
研究方次提出“突触”一词,对大脑和整个中枢神经系统进行了大量研究,为神经系统生理学做出了巨大贡献。获1932年诺贝尔奖生理学和医学奖。
巴甫洛夫和他的助手和研究对象
早在公元前6世纪,《内经》就有许多地方描述了人体的结构。
贾思勰(公元533-544年)的《齐民要术》中,对家畜的外部形态、内部器官、家畜机体结构与功能间的关系进行了描述。
李时珍(1518-1593)的《本草纲目》中对许多动物的外部形态、生活习性及内部解剖等方面,都作了详尽的描述。
贾思勰
清代王清任(1768-1831)亲自到坟地和刑场去解剖尸体,察看人体内脏,写成《医林改错》一书,补充和纠正了古书中的一些错误,使我国近代解剖学的重要著作。
林可胜(1897-1969)中国卓越的生理学家。主要从事消化和痛觉生理的研究,首次发现并命名“肠抑胃素”,获得国际上的广泛认可。中国现代生理学的创始人,被誉为“中国生理学/生物学之父”。
蔡翘(1897-1990)中国生理学会奠基人之一。主要从事神经生理学研究,发现间脑和中脑区间的“蔡氏区”,与视觉信息的调制有关。
蔡翘
生理学的总体发展趋势
近二三十年来,由于基础科学和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相关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使生理学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细胞、分子水平的研究,已深入到细胞内部环境的稳态及其调节机制、细胞跨膜信息传递的机制、基因水平的功能调控机制等方面,使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研究取得了不少宝贵资料。
在整体水平研究方面,由于学科的交叉渗透,不断产生了研究的新领域,如神经免疫内分泌学等;而且由于采用了许多先进技术,使整体生理学研究,尤其是各种特殊条件下(如劳动、运动、高空、高原、潜水等)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生理学向微观的细胞分子水平深入发展,以及向宏观的整体水平加快扩展,是当今发展的总趋势。
三、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解剖学方法
尸体研究
活体研究 如:细胞培养
动物实验
生理学方法
动物实验
现代研究方法
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等
动物实验法
急性实验法:
离体组织、器官实验法:把要研究的某一组织或器官从活着的或刚死去的动物体上分离出来,放在一个能使它的生理功能保持一定时间的人工环境中,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in vitro]
活体解剖实验法:使动物处于麻醉状态,然后进行活体解剖,针对需要研究的器官或组织,通过研究细胞、组织或器官系统的细微活动的变化,从而了解其功能。
慢性实验法:指的是在完整而且清醒的动物身上,并在机体保持内、外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对动物进行各种实验研究的方法。[in vivo]
分支学科
人体解剖学:外科解剖学、体表解剖学、临床解剖学、显微外科解剖学、断面(层)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
人体生理学:
根据研究水平分:细胞、器官(神经肌肉、感官、心血管、消化、呼吸、生殖内分泌等)及整体生理学
根据生产、生活实践分:医学、病理、运动、劳动、特殊环境(航空航天、高山、潜水等)生理学
四、学习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目的
掌握学习和研究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基本方法;
通过学习人体解剖生理学以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物质结构和活动规律,为生物学和医学中的其他学科,如生化、生物物理、组织学、胚胎学、病理学、药理学等的深入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教育科学的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
五、生命的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
生殖和生长发育
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机体维持稳态的反馈调节
新陈代谢是机体主动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是生物体中新旧交替、自我更新的最基本的生命活动过程。包括:
同化作用(合成代谢)Anabolism
异化作用(分解代谢)Catabolism
生殖:生命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后,能够产生和自己相似的子代。
但有遗传和变异的存在。
生长和发育:一般指生命个体的生长,从生物学意义上说,当受精卵开始发育时,即意味着生命开始了其生长的过程。
神经调节
主要通过反射来实现的。
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发生的反应。
特点:迅速而精确,作用部位较局限,持续时间较短
体液调节
概念:机体的某些细胞能产生某些特异性化学物质,如内分泌腺细胞所分泌的激素,可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功能活动。
特点:效应缓慢,作用部位较广泛,持续时间较长
人体解剖生理学 绪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