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审计定价研究综述及其启示
郭梦岚 [摘要]审计定价是审计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自1980年以来,西方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审计定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在我国,自2001年上市公司须公开披露审计费用信息以来,学者们开始借鉴西方模型对供审计服务的角度来考虑,而忽视了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服务的需求以及供求双方讨价还价的能力。就客户对审计服务的需求来说,审计师的声誉是影响审计定价的重要因素[10]。从双方的谈判能力来说,规模较大的客户公司被认为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11]。而审计公司的规模越大,其对审计费用的决定作用也越大。另外,审计公司对客户的依赖程度也会影响谈判能力[12]。事务所从客户那里获得的非审计服务的费用,也会对审计费用产生影响。此外,能够对审计供求双方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审计收费的因素还包括审计师更换[13]、低价进入式(low-balling)审计定价策略[14][15]、事务所的规模和市场独占力(行业专长性)[16]等等。从目前来看,多数研究都是依据Simunic(1980)及其修正模型。但近年来,也有一些学者开始着[于谈判能力对审计定价的影响。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从国外来看,早期的研究往往是泛泛地选取自变量研究哪些因素影响了审计收费,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开始深入研究某一因素对审计收费的影响。以下分别予以回顾。
(一)关于审计定价的一般影响因素的研究
Simunic(1980)首次建立了审计定价模型。他的研究结果表明以下因素能够影响审计定价:公司规模、复杂性水平、风险资产的比例、近三年的盈亏状况、年度审计意见类型[1]。该模型后来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细分市场。
从结论来看,目前相关研究较为一致的结论是公司规模和业务复杂程度对审计定价有重大影响[1][4][5][6][17]。而对于其他一些因素,现有研究的结论并不一致。例如,在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大小是否会对审计定价产生影响这一问题上,研究中就存在三种结论:Francis(1984)[4],Johnson, et al.(1995)[18],Palmrose(1986a)[19]和Francis & Simon(1987)[20]的研究结果是事务所规模与审计定价显著相关;然而Simunic(1980)[1]和Firth(1985)[5]的研究却不支持事务所规模对审计定价具有显著影响的结论;Francis & Stokes(1986)的结论则介于两者之间,他指出对于规模较小的上市公司,审计收费与事务所规模是显著相关的;而对于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则是不相关的。此外,在外部审计收费与内部审计成本的关系上也存在相反的研究结论[10]。Simunic(1980)认为内部审计成本和外部审计费用是呈负相关关系的[1]。而Anderson & Zeghal(1994)在对Simunic(1980)的模型进行修改后进行检验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即内部审计成本与外部审计费用的关系是正相关的[17]。 (二)关于相关因素对审计定价影响的纵深研究
随着研究的深入,众多学者发现,一方面由于主客观的原因,难以在影响审计定价的一般因素这一问题上取得更多一致的结论;另一方面,继续沿此思路进行研究也难以有所创新。因此,学者们纷纷转换思路,研究某一相关因素对审计定价的影响。这些研究主要涉及:
公司内部治理的不完善会导致较高的代理成本,公司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评估水平更高,审计师为了控制审计风险需要付出更多的审计努力,从而收取较高的费用。但另一方面,公司治理越完善,更独立、勤勉、专业的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越可能要求审计师扩大审计范围,实施更多的审计程序,从而导致审计费用更高。Carcello, et al.(2002)检查了《财富》1000家公司的董事会特征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发现董事会的独立性、勤勉性和专业技能与审计定价显著正相关[16]。Abbott, et al.(2003)的结果显示,完全由独立董事构成,且至少有一位财务专家的审计委员会对审计费用有显著的影响[21]。但Sullivan(1999)没有发现审计费用与董事会结构和审计委员会的特征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7]。此外,还有学者直接研究代理冲突与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如Gul & Tsui(2001)对澳大利亚市场的研究发现审计定价会受到代理成本的影响[8]。Nikkinen & Sahlstrom(2004)分析了7个不同国家和经济体的不同会计和经济环境下的审计定价与代理成本的关系,结果显示高管层股权与审计定价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而自由现金流与审计定价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22]。
国外审计定价研究综述及其启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