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二上数学二单元教案解读.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它是在学生掌握了 100 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 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用画图的方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通过连贯思考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以学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学习的根本依据,二年级的小学生,喜欢动手,思维活跃,乐于尝试、探索、交流与合作。因此在课堂中,只要老师稍加规范和引导,就可以使学生的思路变得清晰。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按照从易到难的层次逐步提高。从简单的计算到高层次的计算,之后,联系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单元目标: 、圆片等直观学具的操作,能更好的理解 100 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理,能正确的计算 100 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式题。 、连减和加减混合竖式的简便书写,能正确、灵活地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包括含有小括号的)。 100 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感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有着密切的联系,体会数学价值。【单元课时】:15课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课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进位)例1例2 备课时间:2015 年8月日上课时间:2016 年月日教材分析: 本课是学生学习笔算加法的开始,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学生一年级就已经会口算了,所以教材通过小精灵明明直接提出了口算的要求,复习口算加法的计算方法,为理解笔算的算理和算法做好准备。例1中,小精灵聪聪提示大家“也可以写成竖式,用笔算。”从而引出笔算。为突出竖式的写法,教材结合小棒图呈现了列竖式计算的过程,既让学生直观的理解列竖式时要把个位与个位对齐的道理,又清楚地反映出竖式计算的过程,特别是从个位加起的顺序。在做一做中安排了练习题, 5+43 ,这种类型的题目,突出竖式数位对齐的重要性。例2中,依然以主题图中的内容为背景,引出加法算式“ 35+32 ”,重点解决计算顺序的问题。结合小棒图有序的呈现了竖式计算过程。教材中小精灵启发学生观察运算顺序,强调从个位加起。在做一做中安排的看图列算式,进一步巩固笔算加法的竖式写法和计算顺序以及计算方法。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和在一年级下册学习了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的基础上,学习本单元是 100 以内的加减法(二), 本课学生主要突破的是在口算的基础上认识竖式计算。通过算法的多样化,来突出竖式的简洁明了,同时也要求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计算。学习目标:、用笔算、小组交流的数学活动中,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计算。学习难点:掌握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笔算的计算顺序。教具准备:课件、小棒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目的一、创设情境,提出数学问题二、探索交流,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 不进位)的竖式自主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提出问题今天光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也要去参观了,让我们看看那里藏着哪些数学知识。(课件出示情境图)你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可以提什么数学问题呢? ,构建模型( 1)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①解决:二年一班学生和带队老师一共有多少人? 要求这个问题,该怎么列式? 板书: 35+2= 加法结合口算,感悟加法的算理②摆小棒理解算理其实,像这样的加法不仅可以用口算算出结果,还可以写成竖式用笔算。用摆小棒的方法来试一试。(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 “ 35+2 “,巡视,个别指导。组织学生交流摆小棒计算“ 35+2 “的方法和过程,适时出示小棒图③引导学生根据摆小棒的过程写出加法竖式,并计算。生:通过观察交流知道:二( 1)办有 35人…,每个班有 2名老师带队。提数学问题。列式: 35+2= 说出口算计算过程: 5+2=7 30+7=37 自己摆小棒, 注意个位和个位相加上个学期正好学生参加过这样的活动,用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事情作为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观察情境图,了解图中的数学信息,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有利于后续的计

二上数学二单元教案解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