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惜粮食倡议书
在平常生活中,随处所有可以看到挥霍粮食的现象。为此提出
一:
亲爱的同窗们: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首耳熟能详的唐诗,道出了节省粮食, 合理用餐的文明理念。可是随,就是世界平均每四个人当中旧有一种人。而中国的耕地面积呢?仅仅占世界耕地面积的7%——人口多耕地少,吃饭就成为中国的第一大问题。也许有的同窗肯定会说:这怎么也许呢?我们这里一日三餐讲究搭配,讲究营养价值,鸡鸭鱼肉已是平常人家的家常菜。但是只要你们去查一查资料,多看部分新闻媒介,你们就会懂得,在中国的边远地区,由于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等因素,尚有诸多人在饿肚子,尚有诸多像你们同样大的孩子连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何谈读书上学呢?有人打过这样一种比方:十三亿人的嘴加在一起比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还要大。
也许有同窗觉得,节省几粒米没有多大用场,让我们一起来算笔帐:如果一种人一天节省一粒米,全国13亿人可节省2186万斤,这样多米可以救济4000多灾民吃,可以给1000多名学生吃60年,因此节省粮食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但是,在我们的同窗中,却普遍存在着挥霍粮食的现象。不懂得人们注意到没有:每天早上在我们校门口的垃圾箱内,有诸多同窗把吃剩的馒头、油条、面包丢在里面;在学校吃饭的同窗,也常常把大碗大碗的饭、菜倒在泔水桶内,这实在令人心痛。据有关部门估计,全国每十二个月浪粉的粮食,足够5000万人吃一年,多么惊人的挥霍啊!
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窗所有会背古诗《锄禾》吧。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可以从这首古诗中可以看出粮食的贵重。据记录,一粒粮食从播种到收割,再加工成成品粮,至少要通过20多道工序,这中间涉及了农民多少辛勤的劳动,每一粒粮食所有浸透了农民的心血和汗水。
目前,中国人均占有粮食还局限性400公斤,刚刚我说了尚有少数盆困地区尚有人们吃不饱肚子,并且中国耕地面积仍在逐渐减少,人口所有在不断增长,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还是一种缺粮的国家,粮食是不能挥霍的。
同窗们,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新一代,要继承勤俭节省的老式美德,在“节粮宣传周”里,在后来的每一天,要开展爱粮惜粮,节省粮食的宣传活动,规定人人从自己做起,个个养成爱粮节粮的好习惯。
此致
敬礼
倡议人:.
xx年x月x日
三:
同窗们,每十二个月的十月十六日是“世界粮食日”,我们国家将“世界粮食日”所在的一周定为“爱惜粮食,节省粮食宣传周”,你们懂得这是为什么吗?它是根据我们国家的国情拟定的。
中国有十三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就是世界平均每四个人当中旧有一种人。而中国的耕地面积呢?仅仅占世界耕地面积的7%——人口多耕地少,吃饭就成为中国的第一大问题。也许有的同窗肯定会说:这怎么也许呢?我们这里一日三餐讲究搭配,讲究营养价值,鸡鸭鱼肉已是平常人家的家常菜。但是只要你们去查一查资料,多看部分新闻媒介,你们就会懂得,在中国的边远地区,由于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等因素,尚有诸多人在饿肚子,尚有诸多像你们同样大的孩子连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何谈读书上学呢?有人打过这样一种比方:十三亿人的嘴加在一起比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还要大。
也许有同窗觉得,
珍惜粮食倡议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