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级习作教学建议苏教版教材编辑部王向东
我们的语文教育怎么了?
我们的孩子走进校园,却失去了家园——生活的家园、精神的家园。孩子们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和属于自己的家园,在这样的家园中,他们可以自由地沐浴春风,用心地聆听花开的声音,无拘无束地挥洒灵动的天性。可是,我们的语文教育却正让孩子们失却原本应该属于他们的生气勃勃的生活世界。
案例
一个三岁的女孩,拿着一个煮裂的鸡蛋,突然惊奇地大喊:“爸爸,鸡蛋发芽了!”因为在鸡蛋长长的裂缝中,挤出的蛋白形状酷似新芽。他惊异于女儿的表达和想象。
三年级,老师布置用“考”组六个词。她想了“考试、考题、考卷、考场”,就再也想不出了,便向父亲求救。父亲让她再想想,并特意把“想想”两个字加重,意在启发她想出“思考、考虑”这样的词。女儿认真想了一会儿,报出的答案竟是“考分”。作为语文教师的父亲只能表示无奈。
张西海:《如果让语文老师去放牛》
如果让一位语文老师去放牛,他会拔起一根青草,向着牛群不停地发话:
“这是什么草?注意,不要乱说,举手回答。”
“你们以前吃过这种草吗?想不想吃?”
“好,快速地闻一闻,告诉我它的气味。”
“仔细观察它的样子,看看能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
“在这种感受的基础上,你决定将来怎么办?比如,更加热爱—(大自然),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和血)。”
结果,许多牛都饿死了。
语文老师还在感叹:“真是对牛弹琴!”
中年级段教材编写新思维
价值取向:以人为本,突出三性——主体性、实践性、整合性。
思维方法:减法思维,多元视野。
体例更新:两根柱子一条龙;习作自成系列,地位等同于课文。
第一部分
写作的界定及习作教学的目标定位
写作的界定
《语文课程标准》认定:“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由此可见,写作是满足学生表达和交流需要的重要方式;写作的过程是学生提高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达能力的过程。
义务教育段作文教学的总目标
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这其中,“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表达交流是作文的动机;“能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和“具体明确、文从字顺表达自己意思”是对作文的要求。
第二学段的习作要求
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尝试在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第二部分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中年级习作部分的编写理念及呈现方式
小学二年级语文中年级习作教学建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