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管
技术规范
文件编号: 制 定: 审 核:
批 准: 持册人: 分发号:
XXXX年XX月XX日发布
XXXX年XX月XX日实施
生产材料及辅助材料明细表
工艺流程图
冷拔工艺技术面①拔制成品时,工模具不标准,造成成品尺寸偏差超过工艺卡规定范围,马上停止生产; ②拔制半成品时,工模具不标准,却未与车间主任、生产部管理沟通而擅自改变工艺的,马上停止 生产;③拔制过程中超过1/3内壁残灰显黑色块状的,系酸洗不干净,极有可能造成断管、丝路等 问题,马上停止加工并退还重新酸洗;④拔制时,内壁残灰呈白色,内外壁都起丝路,看钢管表面 涂灰层稀疏,能看到管子的原色,系润滑涂灰过稀,马上停止生产,退还涂灰工序返工;⑤拉拔过 程中,在减壁量与收径量均符合工艺要求而钢管呈跳跃式前进时,马上停止生产,如已排除涂灰与 酸洗问题,那么系退火未达到工艺要求,退还固溶热处理工序重新退火;⑥拔制前后,发现钢管有 明显缺陷不适合再进行加工生产的情况,马上停止生产,并报知车间主任和生产部;⑦拔制加工时, 发现任何野蛮操作,有可能造成对生产设备和工人生命财产安全损害的情况。
(9)管子拔完后,立即用绳子捆好,吊运到待加工区,并填写《生产工艺卡》填好后放在该批钢管 上,用记号笔做上明确标识,转入下道工序。并认真填写《冷拔工艺生产记录表》。
质量要求
拔制过程的中间品(钢管)尺寸、外形允许偏差但应符合规定。
拔制后的管子的表面不允许有严重直道、拉毛等冷拔缺陷(深度和宽度不大于0. 15mm),对定壁道次 不允许有内毛和内直道。
严重直道、拉毛等缺陷,须经过修磨等特殊手段才能消除的,应在修磨合格后,才允许流向下道次。
冷拔技术操作规程
根据生产通知单和相关标准要求验收来料,检查来料的钢种、炉号、规格、 支数以及质量情况。
检查拉车是否运转正常,润滑是否到位,并按规定添加润滑油。
严格按《生产工艺卡》制表规定的规格选配模具,并控制拔制速度,不得随
意更改。如确需更改工艺时,必须得到有关技术人员的许可。
严格控制钢管尺寸,尤其是成品,应按规定的公差执行。在拔制过程中经常
检验表面质量及尺寸公差。做到“一看二量三摸”。
在拔第一支钢管时,每道都要测量钢管的尺寸,在每换一次模子时,也必须 测量钢管的尺寸。随时注意表面拉毛现象。
拔制中发现严重拉毛、开裂、断头等情况时,应及时向技术人员反映,及时 作出处理。若是上道工序的原因,应退回重新处理。
拔制芯径时,一般情况下,不允许留下老的头子。
断头管应重新打头或接头,经润滑烘干后继续拔制,僵管需要及时处理。
必须经常检查分厘卡及游标卡尺的精确度,保持测量工具的整洁,严禁使用 不精确的测量工具。
生产过程中分清钢种、炉号、规格。谨防“三混”事故发生。
填写《冷拔工艺生产记录表》和《生产工艺卡》。
下班前清理场地,整齐摆放模具。
冷拔(扩)制生产过程工艺
根据冷拔成品管的规格、合理地选择荒管外径和壁厚以确定需要扩制的放孔量。
成品规格取决于荒管的外径和壁厚。一般依次放孔量在原管径的12%左右,扩制时在 退火状态良好,润滑工艺到位的情况下,可以连扩两道再转入下一工序。
对于不常用的成品规格,其拔制工艺应遵循1、2、3、4规定。
酸洗工艺技术规范及操作规程
酸洗岗位作业技术规范:
酸洗、去油操作工艺流程
⑴ 在制品酸洗:酸洗一清洗一冲洗(处理水)
(2) 成品酸洗:酸洗一清洗一冲洗(自来水)一晾干
(3) 冷拔管去油:硝酸去油(10分钟以上)一清洗一冲洗
(4) 冷轧管去油:硝酸去油(两小时以上)一清洗一冲洗
硝酸+氢氟酸(简称酸洗缸)
硝酸缸(简称去油缸)
钝化缸
溶液
成分
配制范围
使用范围
溶液
成分
配制范围
使用
范围
溶液
成分
配制
范围
使用
范围
硝酸
12—15%
10—15%
硝酸
12—15%
8—15%
硝酸钠
5-25%
5-25%
氢氟酸
6—8%
5—8%
时间:4-15小肘
hj■间:10分命
板上
时间:2-15分钟
(1)依据《生产工艺卡》核对来料品质,同时也包括生产批号、钢号、炉号、规格、支数,确认无误
后方可生产。
⑵仔细检查酸缸阀门及各种管路,确保无泄露等异常现象。
⑶校缸
生产较忙时,必须每周不定期对酸缸清理2次以上,用专用铁锹清理沉淀在酸缸底部的酸渣,并 将酸渣放入专用包装袋内,统一处理。每周确保清理2只酸缸以上。
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漂浮在酸缸表面的油污过多时,必须及时清理。
对在正常去油温度,去油时间超过30分钟,仍不满足去油要求的,应加配
不锈钢管生产技术规范(原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