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鸡兔同笼 (5).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鸡兔同笼”问题教学的几点思考
南坡坪小学 李生海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教材安排这一内容,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 “鸡兔同笼”问题教学的几点思考
南坡坪小学 李生海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教材安排这一内容,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因此,我们在设计和实施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创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思考”。教材有不少主题图和情景图,这很适合儿童学习的心理,把抽象的数学问题生活化,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课标》新理念。因此,上课伊始,我把教材P115“做一做”第一题中的情境图:“公园、鹤、乌龟”呈现在同学们面前, 研究从“龟鹤问题”入手,再到《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这一类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开拓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为了使学生容易理解假设法,尤其是“抬腿减半法”的思路,增加学生的趣味性。教学时我让学生用“王牌”当头,火柴棍当脚,让学生操作实验,把学生自己的思路显露于所摆出的图形之中,形象地表示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结果,对照所摆图形进行数学建模,抽象出解决
“鸡兔同笼”问题的一般方法,即:
假设全为兔:鸡数=(4*鸡兔总数-实际总脚数)/(4-2)
兔数=鸡兔总数-鸡数
列出算式,算出结果。我还利用拟人、寓言、童话等多种 形式让学生好奇、兴趣、想象,切合实际地假象,使数学,不仅限于求出结果,更注重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三、想法算法多样,落实双基教学
我在教学中,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主动的

鸡兔同笼 (5)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飞扬的岁月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22-06-1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