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考察心得体会
西北考察心得体会
2011年3月28日至4月2日,我们前往洛阳,开封,西安,安阳和登封进行了专业考察。我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严格守纪,虚心学习,勤于思考,利用休息时间与同学交流,带着外出考察心得体会
西北考察心得体会
2011年3月28日至4月2日,我们前往洛阳,开封,西安,安阳和登封进行了专业考察。我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严格守纪,虚心学习,勤于思考,利用休息时间与同学交流,带着问题去考察,和同学们沟通探讨,相互学习。通过一周的学习考察活动,使我开拓了视野,增加了阅历,增长了知识,受益非浅。现将主要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总体感受
此次专业考察历时六天,时间紧、任务重。但我感觉整个专业考察行程安排科学、内容设置丰富、理论结合实际、针对性较强,虽然只有短短一周,,开封,西安,安阳和登封这些二线城市独特的人文气息、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自信文明的市民形象,都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二、主要收获和体会
(一)对博物馆陈列知识的再认识
通过对殷墟博物馆的考察,我了解到殷墟博物馆位于洹河西岸、殷墟宫殿宗庙遗址与洹河之间的狭长地带,是国内唯一一家较专业、系统展示商代出土文物的地下博物馆,由中国建筑设计院设计,为地下一层建筑,高8米,地面以上1米,地面以下7米,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535平方米,布展面积2475平方米。从平面上看,它酷似甲骨文的“洹”字,即取殷墟依附洹河之意,象征洹水在孕育商代文明中的重要作用。
博物馆包括展厅、文物库房、研究室、报告厅等设施。博物馆主题设定在于“殷商文明"的展示。考古学家们倾向于认为,“文明”主要是通过“城邑”、“冶金术"、“礼制”和“文字”等内容来“表征”的。根据这一理论,展厅分为都邑展厅、青铜器展厅、玉器展厅和甲骨文展厅以及特展厅5部分。在殷墟发掘出土的近600件甲骨片、青铜器、玉器等文物,首次走到了普通观众面前。都邑展厅主要展示商代的社会风貌、平民所用的生活用具以及部分殉葬用品,反映了商代农耕和狩猎情况;青铜器展厅主要展示在殷墟出土的礼器,反映了商代的王权制度和等级分明的社会阶层;玉器和甲骨文展厅是博物馆内展品最多、最精美的一个展厅,收集了诸多玉器和甲骨文精品;特展厅主要展示一些特殊的文物,作为前4个展厅的补充。2005年9月25日至2006年1月26日,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司母戊鼎”一直在特展厅展出。
殷墟博物馆建筑的殷商色彩主要通过青铜墙、历史走廊和主题水院来表现。青铜墙位于博物馆的正中心,外形方正,该墙体是整个博物馆唯一明显高于现代地面的建筑,它也起着提示游人的作用。历史走廊是一条“回"形走廊,全长60米,,可以准确找出商王朝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时间定位。它假定现代地面为“今天”,以博物馆陈列室的地面为3000年前的“商代”,在走廊内侧用一条青石做成的“时间线”将公元前1046年商王朝灭亡至1—1—
911年辛亥革命约3000年的历史,按所经朝代存亡长短标出清、明、元、宋(五代)、唐、隋、南北朝、两晋、三国、东汉、西汉、秦、战国、春秋、西周、商不同朝代。沿着历史走廊进入“商代”地面
外出考察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