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阅读课堂之“阅读”
------赴郑州参加窦桂梅小语教学观摩会有感
沁园路小学 陈静
3月10、11日,和素文老师一起参加了窦桂梅小学语文观摩会。这次会议共安排了两个讲座,四节课。这四节课由窦老师和她清华附小的三个老感悟阅读课堂之“阅读”
------赴郑州参加窦桂梅小语教学观摩会有感
沁园路小学 陈静
3月10、11日,和素文老师一起参加了窦桂梅小学语文观摩会。这次会议共安排了两个讲座,四节课。这四节课由窦老师和她清华附小的三个老师讲授,分别是识字课、文言文、讲读课和阅读课。素文老师都讲得很清楚了,我想对窦老师的阅读课谈谈我自己的一点感受:
一、明确课堂目标,落脚语言表达
窦老师给五年级的孩子上了一节课外阅读课,采用的不是语文书中的课文,而是绘本《这是我爸爸,他叫焦尼》。课堂上,窦老师先是带领学生读了一遍文本,而后就和学生一起从语言和绘画两个角度去充分感悟“简单的语言、丰富的感动”这种语言表达方式。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也用几句简单的语言,表达一下自己读完书之后的丰富的感动。由读到写,水到渠成。我们不难看出,窦老师制定的整节课的学习目标就是:学习“简单的语言,丰富的感动”这种表达方式。这和我们平时对课堂的要求是一致的:阅读课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学习文本的语言表达。其实这一点,在其他几位教师的课堂上也都体现了。识字课上,老师注重对识字方法的指导、总结;文言文课上,抓住重点句子、词语来落脚到“用传神的语言来表达一个小故事”这个写作点上。这不正是闫合作老师强调的:语文课就是学习表达吗?我认为这正是语文课堂语文味的体现。
二、正确理解“阅读”的含义
我们经常说“语文课应该是书声琅琅的课堂”。我认为一直以来我们都曲解了这句话。窦老师解读说,“阅”就是用眼看,就是用心想,就是理解、揣摩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才会有“读”。我们现在的课堂只注重读的声音、读的形式、读的技巧,强调的是学生的嘴巴,而没有重视学生的内心,把“阅”字几乎是扔掉了。想想,确实是这样,我们的学生掌握了朗读的技巧,知道哪是重音,晓得在哪里停顿,听起来也很动人,但也许他的心灵却依旧空无。我们读书是读给自己的,读的是自己的感受,并不是为了让别人觉得好听、动听。窦老师的课堂上,没有让学生读正确、读流利、读得有感情,但是,学生却真正深刻领悟了文本内容,体会了文本的深刻含义,并学习运用了文本中的表达方式。想到闫老师刚指导我的课时,课堂上没有了学生朗朗的书声,总感觉那样的课堂不能称之为课堂。但是现在很赞同这样的观点,也在实践着这样的课堂。我们应该把“阅”
感悟阅读课堂之“阅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